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双光学频率梳产生系统及产生方法-CN202011609731.8有效
  • 丁舒林;胡勇 - 南京南辉智能光学感控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0-12-29 - 2022-07-29 - H01S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光学频率梳产生系统和产生方法,将泵浦激光分成两束激光,两束激光分别并耦合入耦合结构,两个耦合结构用于将分光后的泵浦激光分别耦合入两个光力微腔;泵浦激光在光力微腔中传播激发光力微腔光学模式,通过光压激发力学模式,通过光力反作用,产生光学边带,即光学频率梳。由于光学频率梳的梳齿间隔由力学模式共振频率决定,选取力学模式共振频率略有不同的两个光力耦合微腔,即可产生与原泵浦激光相干的双光学频率梳。本发明可以用于低成本产生芯片集成的双光梳产生元器件。
  • 一种光学频率产生系统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布里渊激光器-CN202220354765.5有效
  • 姜校顺;覃迎春;张孟华;丁舒林 - 南京大学
  • 2022-02-22 - 2022-06-17 - H01S3/067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布里渊激光器。布里渊激光器包括波长可调光源、环行器、光纤和光学微腔;波长可调光源用于提供泵浦光;光纤从环行器的第二端延伸至光学微腔,延伸至光学微腔的光纤包括锥状结构,光纤通过锥状结构与光学微腔耦合;泵浦光经过环行器后耦合入光纤,泵浦光通过锥状结构耦合入光学微腔;调节泵浦光的波长、功率及锥状结构与光学微腔的距离,使泵浦光在光学微腔中激发出布里渊激光,泵浦光和布里渊激光在光学微腔的不同光学模式族中;布里渊激光耦合入光纤,并从环行器的第二端输入,从环行器的第三端输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可以片上集成、具有低噪声、大功率无级联的布里渊激光输出。
  • 一种布里渊激光器
  • [发明专利]一种布里渊激光器及布里渊激光产生方法-CN202210160379.7在审
  • 姜校顺;覃迎春;张孟华;丁舒林 - 南京大学
  • 2022-02-22 - 2022-04-29 - H01S3/067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布里渊激光器及布里渊激光产生方法。布里渊激光器包括波长可调光源、环行器、光纤和光学微腔;波长可调光源用于提供泵浦光;光纤从环行器的第二端延伸至光学微腔,延伸至光学微腔的光纤包括锥状结构,光纤通过锥状结构与光学微腔耦合;泵浦光经过环行器后耦合入光纤,泵浦光通过锥状结构耦合入光学微腔;调节泵浦光的波长、功率及锥状结构与光学微腔的距离,使泵浦光在光学微腔中激发出布里渊激光,泵浦光和布里渊激光在光学微腔的不同光学模式族中;布里渊激光耦合入光纤,并从环行器的第二端输入,从环行器的第三端输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可以片上集成、具有低噪声、大功率无级联的布里渊激光输出。
  • 一种布里渊激光器激光产生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自脉冲激光器-CN202122238251.1有效
  • 姜校顺;雷书鉴;覃迎春;丁舒林;白燕;张孟华 - 南京大学
  • 2021-09-15 - 2022-03-08 - H01S5/10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脉冲激光器。自脉冲激光器包括泵浦源、偏振控制器、环行器、光纤和光学微腔;光纤包括锥状结构,光纤通过锥状结构与光学微腔耦合;光学微腔包括衬底和位于衬底一侧的支撑柱和腔体;泵浦源出射的泵浦光经过偏振控制器和环行器后耦合入光纤;偏振控制器用于调节泵浦光的偏振方向;泵浦光通过锥状结构耦合入光学微腔,通过调整锥状结构与光学微腔的距离来改变泵浦光与光学微腔的耦合强度,泵浦光在光学微腔中交替产生布里渊散射和热光效应,形成自脉冲振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布里渊散射和热光效应产生的新型弛豫振荡现象,且所用的光学微腔工艺流程简单,降低了自脉冲激光产生的难度。
  • 一种脉冲激光器
  • [发明专利]一种微波频率梳产生系统及产生方法-CN202010679759.2在审
  • 姜校顺;丁舒林;胡勇;肖敏 - 南京大学
  • 2020-07-15 - 2022-01-18 - H01S1/02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波频率梳产生系统及产生方法。微波频率梳产生系统包括泵浦源、耦合结构、光力微腔和第一光电探测器;泵浦源用于提供泵浦光,泵浦光耦合入耦合结构;耦合结构用于将泵浦光耦合入光力微腔;光力微腔包括光学模式和力学模式;泵浦光在光力微腔中激发光学模式;光学模式与力学模式耦合,产生动力学反作用;动力学反作用驱动力学模式,产生光学边带,输出光学频率梳;第一光电探测器位于光力微腔的输出端,用于接收光学频率梳,光学频率梳的梳齿间的拍频产生微波频率梳。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产生用于芯片集成的高性能、宽带宽、低重频微波频率梳。
  • 一种微波频率产生系统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光学频率梳产生系统及产生方法-CN202010680178.0在审
  • 丁舒林;姜校顺;胡勇;肖敏 - 南京大学
  • 2020-07-15 - 2022-01-18 - G02F1/01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频率梳产生系统及产生方法。光学频率梳产生系统包括泵浦源、耦合结构和光力微腔;泵浦源用于提供泵浦光;耦合结构用于将泵浦光耦合入光力微腔;光力微腔包括光学模式和力学模式;泵浦光在光力微腔中激发光学模式;光学模式与力学模式耦合,产生动力学反作用;动力学反作用驱动力学模式,产生光学边带,输出光学频率梳;泵浦光与光力微腔处于大蓝失谐状态,耦合结构与光力微腔处于过耦合状态,大蓝失谐状态为泵浦光频率与光学模式共振频率之差大于力学模式共振频率的十倍,过耦合状态为光学模式损耗速率与力学模式共振频率处于同一量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产生用于芯片集成的高性能、宽带宽、低重频光学频率梳。
  • 一种光学频率产生系统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自脉冲激光器及脉冲产生方法-CN202111081141.7在审
  • 姜校顺;雷书鉴;覃迎春;丁舒林;白燕;张孟华 - 南京大学
  • 2021-09-15 - 2021-12-07 - H01S5/10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脉冲激光器及脉冲产生方法。自脉冲激光器包括泵浦源、偏振控制器、环行器、光纤和光学微腔;光纤包括锥状结构,光纤通过锥状结构与光学微腔耦合;光学微腔包括衬底和位于衬底一侧的支撑柱和腔体;泵浦源出射的泵浦光经过偏振控制器和环行器后耦合入光纤;偏振控制器用于调节泵浦光的偏振方向;泵浦光通过锥状结构耦合入光学微腔,通过调整锥状结构与光学微腔的距离来改变泵浦光与光学微腔的耦合强度,泵浦光在光学微腔中交替产生布里渊散射和热光效应,形成自脉冲振荡。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布里渊散射和热光效应产生的新型弛豫振荡现象,且所用的光学微腔工艺流程简单,降低了自脉冲激光产生的难度。
  • 一种脉冲激光器产生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微波频率梳产生系统-CN202021401650.4有效
  • 姜校顺;丁舒林;胡勇;肖敏 - 南京大学
  • 2020-07-15 - 2021-03-19 - H01S1/02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波频率梳产生系统。微波频率梳产生系统包括泵浦源、耦合结构、光力微腔和第一光电探测器;泵浦源用于提供泵浦光,泵浦光耦合入耦合结构;耦合结构用于将泵浦光耦合入光力微腔;光力微腔包括光学模式和力学模式;泵浦光在光力微腔中激发光学模式;光学模式与力学模式耦合,产生动力学反作用;动力学反作用驱动力学模式,产生光学边带,输出光学频率梳;第一光电探测器位于光力微腔的输出端,用于接收光学频率梳,光学频率梳的梳齿间的拍频产生微波频率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产生用于芯片集成的高性能、宽带宽、低重频微波频率梳。
  • 一种微波频率产生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光学频率梳产生系统-CN202021398140.6有效
  • 丁舒林;姜校顺;胡勇;肖敏 - 南京大学
  • 2020-07-15 - 2021-02-26 - G02F1/01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频率梳产生系统。光学频率梳产生系统包括泵浦源、耦合结构和光力微腔;泵浦源用于提供泵浦光;耦合结构用于将泵浦光耦合入光力微腔;光力微腔包括光学模式和力学模式;泵浦光在光力微腔中激发光学模式;光学模式与力学模式耦合,产生动力学反作用;动力学反作用驱动力学模式,产生光学边带,输出光学频率梳;泵浦光与光力微腔处于大蓝失谐状态,耦合结构与光力微腔处于过耦合状态,大蓝失谐状态为泵浦光频率与光学模式共振频率之差大于力学模式共振频率的十倍,过耦合状态为光学模式损耗速率与力学模式共振频率处于同一量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产生用于芯片集成的高性能、宽带宽、低重频光学频率梳。
  • 一种光学频率产生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