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寒起动蓄电池无效
| 申请号: | 99250762.6 | 申请日: | 199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4907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8 |
| 发明(设计)人: | 蒋家飞;彭映斌;彭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映斌 |
| 主分类号: | H01M10/00 | 分类号: | H01M1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00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寒 起动 蓄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制造工艺,特别是属于增加予热部件的蓄电池。
我国北方冬季气温较低,经常能到零度以下,在无采暖的车库,汽车第二天早上起动常感困难,低温难于起动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但有关润滑油凝聚问题,现在大多改用冬季润滑油已获基本解决,而蓄电池电解液低温粘度增加,扩散流动缓慢,电化学反应迟钝,也就是电池内阻增大,不能大电流长时间放电,容量锐减,致使起动器不能多次较长时间发动车辆,而起动器转矩是与放电电流平方成正比的,必然发动机转动缓慢,转动持续时间又短,这就是低温起动困难的主要原因。另外依靠蓄电池作动力的电动自行车、三轮车等,在我国南方使用较好,有逐步取代噪音大、尾气污染严重、交通事故频发的摩托车之势,但在我国北方也是由于铅酸蓄电池低温时放电充电都不适应这一严重缺点,难于普及推广。
关于低温铅酸起动蓄电池容量锐减,有下述最能说明问题的数据:引自ДЖ.Ваинел所著蓄电池АККУМУЛЯТОРые БАТАРЕИ,1960年苏联国家动力出版社出版第465页”,在+27℃时,充足电后按20小时放电率容量为100安时的起动蓄电池,如在低温-18℃时,用300安放电容量降到只有16安时,“即降低了84%,因此若原本就容量不足的汽车电池,冬天起动器是不能多次起动的。同一书上还提出蓄电池必须在+5℃以上时才允许充电,这时的充电效率能达到正常效率的90%,可见要制作用于低温环境的抗寒蓄电池,必须有提高电解液温度的措施。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快速提高低温状态起动蓄电池内部温度,也就是提高电池容量,方便机动车起动及运转而增加予热部件的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就是在现有铅酸起动蓄电池组装前,在电池外壳各格内壁粘附或喷涂一带状薄片型电热膜,薄膜表面及其边缘涂刷防酸保护层,以免接触电解液而遭硫酸腐蚀,薄膜带两端有金属薄片压接,从金属片焊电线至电池端头的电源插座,其使用操作方法为:汽车早上发动前,将市电220伏接至电池的电源插座,根据气温高低,5至10分钟后,电解液温度达+5℃以上时,原已充足电的电池容量即已达夏天正常容量的80%,可以多次启动起动器,直至汽车发动为止,而无需顾忌电池容量不够。
处于低温环境的电动自行车,行车前也可通220伏交流电予热15~20分钟,直至电解液温度达20℃左右,再出发。在低温处所充电前,也宜先提高电解液温度,提高充电效率,允许较大电流快速充电。这也为我国北方公路边设立充电站创造了前提。
电热薄膜可有多种制作方法,最简单的是由多股并联的细电阻丝组成,若要求功率在800~1000瓦,阻值在40~50欧上下,要求不严格,可用予热时间来补齐。防酸保护层可用液态沥青或环氧树脂涂刷。电热薄膜也可用石墨粉、铜粉、聚胺脂、绝缘胶等混合调配而成,先均匀喷涂于薄纸上,然后根据阻值剪成条粘贴于电池内壁,再涂复防酸保护层,也可直接喷涂于电池内壁。引出线也要注意防腐蚀。免维护蓄电池还要注意密封性。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其外壳、极板、隔板、电解液硫酸,引出电极与普通蓄电池完全一样,也可以说是在原有各部件上仅增添了电热薄膜(1),薄膜外有防酸保护层(2),为方便连接市电而增加电源插座(3)。
本实用新型投资少,成本低、工艺简单易行,却彻底解决了汽车等冬季起动困难的传统难题,使电动自行车南北方,冬夏季都能正常行驶,可以取代摩托车而改善环境污染,免除噪音,节约能源。至于予热用了几分钟交流市电,这个代价是小而又小,与带来益处相比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映斌,未经彭映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07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