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车燃油消耗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20182.9 | 申请日: | 199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346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向福;袁向群;王增安;郭洪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三兴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32 | 分类号: | G01F1/32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宪常 |
地址: | 250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车 燃油 消耗 测量 装置 | ||
内燃机车燃油消耗测量装置是适用于测量内燃机车在运用过程中实际燃油的一种测量装置。
目前,影响内燃机车燃油消耗的因素很多,其中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如:机车乘务员节油意识不强,操作水平低,机车燃油管理不足等因素。客观因素如:客货流量的减少造成空车多,机车停点多,停时长,柴油机配件质量问题等因素。以上因素都会造成燃油消耗高,难以精确地测量、分析和控制。但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国内外内燃机车燃油消耗有准确的测量装置,一般都在机车仪表上反映出油箱所剩油量或者在油箱的油标上反映出油箱的剩余量。以上方法都不能测量出内燃机车在实际运用中燃油消耗的精确耗油量,所以在管理内燃机车燃油,考核内燃机车性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内燃机车上设计一种内燃机车燃油消耗测量装置,可以测量内燃机车在运用过程中燃油的实际消耗量,可记录内燃机车在任一运行区间或内燃机车停留期间的耗油量,便于燃油管理,达到燃油消耗定量化和考核内燃机车性能,按装、操作、使用方便,测量精确度高,制造成本低,可有效地控制内燃机车燃油的消耗。
内燃机车燃油消耗测量装置是由涡轮流量传感器A2涡轮流量传感器B,燃油箱,燃油泵,CPU组件和运行记录器组成。燃油箱和燃油泵的连接管路中串连接入涡轮流量传感器A,涡轮流量传感器A的电信号输出导线连接在CPU组件的输入端。回油总管的尾部连接油箱处串联接入涡轮流量传感器B,涡轮流量传感器B的电信号输出导线连接在CPU组件的另一输入端。CPU组件的输出端和运行记录器的端口相连接。CPU组件将两个涡轮流量传感器传输出的测量数据,经运算处理后传输到运行记录器上,由运行记录器将测量到的实际耗油数据记录下,达到内燃机车燃油消耗测量的目的。
现利用附图中的例子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内燃机车燃油消耗测量装置的连接框图。
内燃机车燃油消耗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它是由涡轮流量传感器A2,涡轮流量传感器B3,燃油箱1、燃油泵、CPU组件5、运行记录仪器6和回油总管7组成。燃油箱1和燃油泵4的连接管路中串联接入涡轮流量传感器A2,涡轮流量传感器A2的电信号输出导线8连接在CPU组件5的输入端。涡轮流量传感器A2将燃油泵4泵出的燃油计量后,将数据传输给CPU组件5。回油总管7的尾部连接燃油箱处串联接入涡轮流量传感器B3,涡轮流量传感器B3的电信号输出导线9连接在CPU组件5的另一输入端。柴油机剩余的燃油流回到燃油箱1,由涡轮流量传感器B3计量后将数据传输给CPU组件5。CPU组件5的输出端和运行记录器的输入端相连接,CPU组件5将涡轮流量传感器A2和涡轮流量传感器B3传入的数据运算处理后传输到运行记录器6上,由运行记录器将测量到的实际耗油数据记录下,就可以得到内燃机车在任一运行期间或内燃机车停留期间的耗油量。
内燃机车柴油机工作,燃油泵4所供的燃油必须经过按装在燃油箱1和燃油泵4管路中的涡轮流量传感器A2,计量后供向柴油机燃油系统(图1中箭头A所示方向)的各部件,燃油系统各部件剩余的燃油经回油总管7、涡轮流量传感器B3,计量后流入燃油箱。涡轮流量传感器A2和涡轮流量传感器B3,将计量后的数据传输给CPU组件5,经PCU组件5运算处理后传输到运行记录器6上,由运行记录器将测量到的实际耗油数据记录下,就可以得到内燃机车在任一运行期间或内燃机车停留期间的耗油量。
通过以上对内燃机车燃油消耗测量装置的描述,便可以看出它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可以测量内燃机车在运用过程中燃油的实际消耗量,可由运行记录器记录内燃机车在任一运用期间或内燃机车停留期间的消耗量。燃油消耗量确定后,可以考核在一定环境下每台内燃机车的燃油单耗,由此可以考核内燃机车的工作性能。其次燃油消耗量确定后,可以考核乘务人员的操作水平,便于燃油管理,可有效地控制机车燃油的消耗。并具有按装、操作、使用方便,测量精确度高,制造成本低,是一种理想的内燃机车燃油消耗测量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三兴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三兴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01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