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摇摆式车辆的车体构造无效
申请号: | 96105846.3 | 申请日: | 199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13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19 |
发明(设计)人: | 白土浩二;堀内忠德;中川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江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式 车辆 车体 构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摇摆式车辆的车体构造,特别地,是涉及一种适合于改善装配作业性能和空间效率的单摇摆式车辆的车体构造。
图11所示为现有的单摇摆式车辆的车体构造,在管架构件101中焊接上前管架102和头部管架103而一体化构成的车体构架104中,预先焊接固定着以连接摇摆单元的支撑部托架105和后轮缓冲器连接部托架106为首的各种托架,对于装配工程,通过上述的托架安装各种机器从而完成车辆。并且,对从头部管架到座位后方一体化成形的技术(特开平4-358980号公报)提出了建议。
但是,因为一体构成的车体构架与完成的车辆差不多同样大,对于装配工程在其操作性和空间效率等方面有不利点,并且,因为有必要沿着一定的工序进行装配,从而不能进行同时分散的平行作业,所以不能回避工期上的不利。又,在上述一体化成形的场合,不仅成形模子大,而且对应小变更和模型的变动有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1,对于在车体构架的支撑部中,可能摆动地支撑一体化装配了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以及驱动轮的摇摆单元的单摇摆式车辆的车体构造,前述车体构架由从头部管架向后方延伸、并在后端部与后构架相连接的前构架以及与此前构架为另一体且包含有前述支撑部的后构架构成,此后构架是可装卸地与上述前构架连接固定的一体化铸造构件。第2,前述前构架和后构架之间用螺栓连接固定,第3,前述螺栓的轴线为上下方向。
第4,前述后构架配备有连接后轮缓冲器的连接部,第5,前述后构架在其支撑部和后轮缓冲器连接部之间分开,互为另一体的构架。
第6,在前述后构架的两侧部配置了前述支撑部,在此两支撑部之间架设了连接摇摆单元的支撑轴,同时在此支撑轴和上述支撑部之间设置了防振支撑用的衬套,第7,在后构架的前述支撑部中通过构架的加强筋而形成有规定摇摆单元的摆动限度的止动器。
因为车体构架的前构架和后构架互为另体而构成,所以能够各自作为小单元构成,又因为同一后构架作为包含前述支撑部的一体化铸造构件,所以通过在支撑部中连接摇摆单元能够将后构架四周作为一个单元处理,又因为对于前构架使上述后构架可能脱离,故在车辆的完成阶段直到将两者连接固定,能够各自个别地进行组装。从而,对直到车辆完成的大部分都能够以有较好的操作性和空间效率好的小单元来同时进行平行作业,使工期的缩短变为可能。
在用螺栓将前构架和后构架之间连接固定的场合中,因为容易做到连接部的规格化,所以根据前构架的组合的车体构造可能有多种变化,在将此螺栓的轴线作为上下方向的场合中,因为能够简单地构成十分大的连接部,所以容易确保缔结的刚性。
在后构架中配备了后轮缓冲器连接部的场合,可能将摇摆单元和包含此缓冲器的后构架四周作为一个单元来处理,在把后构架作为在支撑部和后轮缓冲器连接部之间分开且互为另体的构架的场合,因构成的构架为小型化因此可提高操作性以及空间效率。
在后构架的两侧部处配置了前述支撑部,并在此两支撑部之间架设了连接摇摆单元的支撑轴,同时,在此支撑轴和前述支撑部之间设置了防振支撑用衬套的场合中,能够不需要构架的两侧部间的夹紧力而通过衬套来固定支撑轴,在后构架的支撑部中通过构架的加强筋而形成规定摇摆单元的摇动限度的止动器的场合,因为不需要专用的止动器构件,所以能够简单地构成摇摆单元的连接部。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车体构架的侧面图;
图2为车体构架的分解斜视图;
图3为后构架的平面图;
图4为后构架的侧面图;
图5为后构架的背面图;
图6为图4的A-A向截面图(a)和现有的构成(b);
图7为金属丝电气配线夹箍的斜视图(a)和其装载方法(b);
图8为安装在后构架的变形例中的单摇摆式车辆的车体构造的分解斜视图;
图9为根据图8构架的车体构造的侧面图;
图10为安装在前构架的变形例中的单摇摆式车辆的车体构造的分解斜视图;
图11为现有的单摇摆式车辆的车体构造。
实施例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为安装在实施例中的车体构架的侧面图,图2为同一车体构架的分解斜视图,图3-图5为后构架的平面图、侧面图和背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58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用氧化焰加热的转底炉中还原金属氧化物的方法
- 下一篇:自行车用制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