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废气系统的热处理无效
| 申请号: | 95192286.6 | 申请日: | 1995-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60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30 |
| 发明(设计)人: | 戴维·K·本森;托马斯·F·波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维·K·本森;托马斯·F·波特 |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培硕 |
| 地址: | 美国科***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废气 系统 热处理 | ||
1、一种废气热的处置设备,包括:
催化转化器装置,由催化剂和为催化剂提供表面及支撑结构的基体组成,用于催化废气中污染物的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和
带有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的催化剂罩壳装置,用于容纳所说的催化转化器装置,并把废气引导到催化转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由包围所说的催化剂罩壳装置的金属侧壁密封成的真空绝热腔,用于使所说的催化剂罩壳装置热绝缘以抑制从所说的催化剂罩壳装置径向地热传导,所说的真空绝热腔被抽真空到压力至少低至10-5托的高真空度;以及
与所说的真空绝热腔相联系的绝热中止装置,用于随着热量、温度、发动机点火或者时间输入信号有选择地恢复、中止或者改变所说的真空绝热腔的抑制热传导的作用。
2、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废气热的处置设备,其中,真空绝热腔的金属侧壁包括内金属侧壁和外金属密封罩,所说的外金属密封罩由包围着所说的内金属侧壁的外金属侧壁构成,外金属侧壁从所说的内金属侧壁径向向外隔开地布置,从而密封住在所说的内金属侧壁与所说的外金属侧壁之间的真空绝热腔,并且催化剂罩壳装置由真空绝热腔的内金属侧壁构成。
3、按照权利要求2的一种废气热的处理设备,其中,所说的绝热中止装置包括金属对金属的热分流装置,热分流装置可随着热量输入信号致动而延伸穿过真空绝热腔,造成金属对金属的接触,以便从内金属侧壁到外金属侧壁地进行热传导。
4、按照权利要求2的一种废气热的处理设备,其中,所说的绝热中止装置由与所说的真空绝热腔相联系的气源装置构成,用于随着热量、温度、发动机点火或者时间输入信号有选择地释放气体进入所说的真空绝热腔或从所说的真空绝热腔中回收气体。
5、按照权利要求4的一种废气热的处置设备,其中,所说的气源装置包括被加热时释放氢气而冷却时回收氢气的一种金属氢化物。
6、按照权利要求5的一种废气热的处置设备,其中,所说的气源装置包括被设置在所说的金属氢化物和所说的真空绝热腔之间的阀门装置,用于有选择地让氢气流通过或挡住氢气流。
7、按照权利要求6的一种废气热的处置设备,其中,所说的阀门装置由钯构成,当它被加热时允许氢气从其中流过,而当它被冷却时挡住氢气流从其中通过。
8、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废气热的处置设备,其中,所说的绝热中止装置被设置成随着发动机点火在所说的废气开始流经所说的催化转化器装置时抑制所说的催化剂罩壳装置的热传导,并且所说的绝热中止装置还被设置成随着温度和时间输入信号在所说的废气和所说的反应使所说的催化转化器装置的温度升至高于起燃温度后恢复从所说的催化剂罩壳装置的热传导。
9、按照权利要求8的一种废气热的处置设备,其中,所说的绝热中止装置被设置成随着发动机点火在所说的废气停止流经所说的催化转化器装置时抑制从所说的催化剂罩壳装置的热传导。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一种废气热的处置设备,其中,包括定时装置,用于在所说的废气和所说的反应使所说的催化转化器装置的温度升至高于起燃温度后起动绝热中止装置,从而恢复从所说的催化剂罩壳装置的热传导。
11、按照权利要求9的一种废气热的处理设备,其中,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在所说的废气和所说的反应使所说的催化转化器装置的温度升至高于起燃温度后起动绝热中止装置,从而恢复从所说的催化剂罩壳装置的热传导。
12、按照权利要求3的一种废气热的处置设备,其中,所说的绝热中止装置的金属对金属的热分流装置包括置于所说的内金属侧壁和所说的外金属侧壁之间的热可致动的热分流支柱,用于在所说的内金属侧壁达到予定的最高温度时,在所说的内金属侧壁和所说的外金属侧壁之间造成金属对金属的接触。
13、按照权利要求3的一种废气热的处置设备,其中,所说的绝热中止装置的金属对金属的热分流装置包括一个在内金属侧壁中的双金属元件,当双金属元件的温度达到一个预定温度时,它从凹形转换成凸形。
14、按照权利要求12的一种废气热的处置设备,其中,所说的热分流支柱包括固定在所说的内金属侧壁中的热致可膨胀销棒,它径向地向外延伸到与所说的外金属侧壁非常近的位置,以便可热致膨胀地与所说的外金属侧壁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维·K·本森;托马斯·F·波特,未经戴维·K·本森;托马斯·F·波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22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压缩机
- 下一篇:竹材纤维束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