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分层剥皮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5110821.2 | 申请日: | 1995-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81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8-14 |
发明(设计)人: | 唐明和;姚方;吕真;李天明;张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粮机厂研究设计所 |
主分类号: | B02B3/14 | 分类号: | B02B3/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2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分层 剥皮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加工工艺,具体涉及的是对小麦分层、剥皮制粉加工工艺。
在本发明提出之前,制粉工业已经开始研究先碾后磨的制粉工艺,如美国专利(专利号2867256),英国专利(专利号1399893)等,但由于皮层分离技术不成熟等原因,都未能付诸实施。再如中国专利(专利号85101502)《小麦籽实皮层分离制粉方法》早已运用于生产。其工艺是将净麦加少量水给短时间润麦后,通过头道碾皮和二道碾皮依次把皮层脱去。该工序只采用两道碾皮工序,并采用湿法碾皮设备,因此碾皮率低、灰分高、吨电耗偏高、出粉率低,尚未在大、中型面粉厂应用此顶技术生产等级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次着水、六道碾皮,采用专用着水机,专用喷风干法碾皮机的小麦分层碾皮工艺。
本工艺方法为:通过筛选、去石、磁选后的净麦,由喷雾着水机第一次着水,调质器进行调质,第一占碾皮机进行碾皮后,再进行第二次着水、调质,第二占碾皮,同样经过第三次喷雾着水机着水,调质,由碾皮机进行第三占碾皮,此后的在制小麦依次进行筛选,去石,磁选等流程后,进入第四道喷雾着水机进行最后一次着水后,进入润麦仓。上述工艺中每占碾皮工序由二个碾皮机组组成,每次碾使工艺完成两道碾皮,即全套工艺对小麦完成六道碾皮工序。并采用喷风干法碾皮设备。第一、二道碾皮采用小麦擦离碾皮机,以降低单位麦皮电耗和降低麦皮水分。第三、四道碾皮采用小麦碾削式碾皮机,以碾去种皮和部分殊心层。第五、六道碾皮仍采用小麦碾削式碾皮机,以碾去殊心层和部分糊粉层。
本工艺着水量依据加工小麦的品种(软麦硬麦)和原始水份情况,占小麦重量的2—5%。同时,对于各道着水后进入碾皮机的时间,即调质时间为第一次1—3分钟,第二次2—3分钟,第三次2分钟以内。
着水使用的喷雾着水机具有独立的供水控制装置,采用振动式输送装置,具有特殊结构的雾化喷头。该喷头由上喷嘴、下喷嘴、喷头床等组成。
附图小麦分层剥皮工艺流程图
1—喷雾着水机2—调质器3—碾皮机组4—润麦仓5、6—去杂机7—去石机8—风选除尘系统
本实施例工艺:进料、筛选、去石、磁选、着水、碾皮、着水、碾皮、着皮、碾皮、筛选、去石、润麦、磁选、剥皮麦仓。该工艺喷雾着水机专利申请号95236084,小麦碾皮机组均采用专用设备,两种设备均同时申请专利。其中着水总量为占小麦重量的3%,第一次调质时间1.5分钟,第二次调质时间2分钟,第三次调质时间1分钟。完成本实施例得到:碾皮率为13%,出粉率为79%,灰分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粮机厂研究设计所,未经湖北粮机厂研究设计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08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