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液化气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10994.1 | 申请日: | 199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32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庆荣 |
主分类号: | C10L3/00 | 分类号: | C10L3/00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元炎,汪明曙 |
地址: | 414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液化气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合成燃料气及其制备方法。
目前使用的燃料气主要是液化石油气、煤气及以甲醇为主的合成液化气等,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的发展和石油资源的消耗,液化石油气的供应越来越紧张,价格越来越昂贵;煤气依赖于管道输送,建设周期长,费用大,难以普及;以甲醇为主的合成液化气要使用专用炉具,且甲醇燃料后产生的甲醛是一种有毒气体,不符合安全、环保、卫生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两种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能使用普通燃气具,且燃烧后不产生有害气体的合成燃料气。
本发明的两种合成燃料气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和步骤制得的。
第一种合成燃料气:
第一步,以粗甲醇为原料,用浓硫酸做催化剂,用无水硫酸铝做助剂,按以下步骤进行:在反应釜中加入98%的浓硫酸至反应釜有效容积的三分之二处,并加入为浓硫酸量(重量)3~5%的无水硫酸铝,再加入粗甲醇至反应釜有效容积的四分之三处,然后升温至135℃时开始连续加入粗甲醇,并控制反应温度为125~150℃,反应压力为0~0.2MPa,制得第一种混合气,经用3~10%的稀碱液洗涤后,再经冷凝、压缩、液化后进入储罐,此为半成品。
第二步,将上述反应釜温度提高到165~175℃,改用低级醇(乙醇、丙醇或丁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做原料,生产占半成品量5~45%(重量)的第二种混合气体,经冷凝、压缩、液化后进入储罐,与半成品混合互溶得到第一种合成燃料气。
第二种合成燃料气:
直接往上述第一步所得半成品中加入为半成品重量5~45%的C6以下烃类物质,与半成品混合互溶得到第二种液化合成燃料气。
使用本发明的任何一种合成燃料气,效果都与进口石油气接近,好于国产液化气,其燃烧热达25000KJ/mol,高于国产液化气的23000KJ/mol,但价格相仅当于液化石油气的70%左右。
以下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第一步,在有效容积为2000升的反应釜内加入浓硫酸(98%)至三分之二处(加入量为2600Kg),在加入100Kg一级无水硫酸铝,再加入粗甲醇至反应釜有效容积的四分之三处,加热升温,当温度达到135℃时开始连续加入粗甲醇,
控制反应温度为125~150℃,反应压力为0~0.2 MPa,将反应产生的混合气用5%的稀碱液洗涤后导入冷凝器,经冷却分离冷凝液(主要是甲醇,回收至原料罐)后将气体导入缓冲罐,然后经压缩,将气体液化压入储存量为20000Kg的储存罐得半成品。
第二步,当储存罐中半成品量达到17000~19000Kg时,将反应釜温度提高到165~175℃,改用乙醇做原料,继续生产出第二种混合气,经同样步骤处理后压入储罐,待储满后即得到第一种液化合成燃料气的合格产品。
实施例2
步骤同实施例1,只是在储罐中半成品量达到14000~16000Kg时,即改为第二步生产,直至储满。
实施例3
步骤同实施例1,只是在储罐中半成品量达到11000~13000Kg时,即改为第二步生产,直至储满。
实施例4
预先往储存量为20000Kg的储罐内压入2000KgC5然后按实施例1第一步生产出半成品压入储罐,待储满后即得到第二种液化合成燃料气的合格产品。
实施例5
步骤同实施例4,只是压入C5的量改为500Kg。
实施例6
步骤同实施例4,只是压入C5的量改为80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庆荣,未经张庆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09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禽用喉炎灵
- 下一篇:中草药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