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氟化碳粒子及其制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93114212.1 | 申请日: | 199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18C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8 |
发明(设计)人: | 山名雅之;北原隆宏;矶贝智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B31/30 | 分类号: | C01B31/3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闽,吴大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化 粒子 及其 制法 用途 | ||
1.氟化碳粒子,其数均粒径0.01~50μm,粒度分布中,具有进入该数均粒径的上下20%范围内粒径的粒子占全体的50%以上,真比重是1.7~2.5,氟原子对碳原子的原子比用F/C表示时,上述粒子全体的F/C是0.001~0.5,上述粒子表面的F/C,比上述粒子全体的F/C通常大0.1~2.0。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氟化碳粒子,其中的粒子全体的F/C是0.001~0.3、粒子表面的F/C是0.3~2.0。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氟化碳粒子,其中的粒子全体的F/C是0.001~0.2、粒子表面的F/C是0.3~2.0。
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氟化碳粒子,其中的圆度是0.8~1.0。
5.权利要求1、2、3或4记载的氟化碳粒子的制法,该方法包括将数均粒径0.01~50μm、粒度分布中,具有进入数均粒径的上下20%范围内粒径的粒子占全体的50%以上的碳粉末预热到350~600℃,接着导入2~100%(体积)的氟气,使得该碳粒子和氟气在上述范围的温度下反应1分钟至6小时。
6.由权利要求1记载的氟化碳粒子构成的疏水·疏油剂。
7.由权利要求1记载的氟化碳粒子构成的抗粘结性给与剂。
8.由权利要求1记载的氟化碳闰子构成的固体润滑剂。
9.由权利要求1记载的氟化碳粒子构成的导电性给与剂。
10.静电显像用调色添加剂,该添加剂是由数均粒径0.01~10μm、具有进入该数粒径的上下20%的范围内的粒径的粒子占全体的50%以上,真比重1.7~2.5,上述粒子全体的F/C是0.001~0.3、上述粒子表面的F/C,比上述粒子全体的F/C通常大0.1~2.0的氟化碳粒子构成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记载的静电显像用调色添加剂,其中数均粒径是0.1~1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0记载的静电显像用调色添加剂,其中所说粒子全体的F/C是0.001~0.2、粒子表面的F/C是0.3~2.0。
13.根据权利要求10记载的静电显像用调色添加剂,其中所说粒子的圆度是0.8~1.0。
14.由权利要求1、2、3或4记载的氟化碳粒子构成的静电显像用载体的被复层添加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4记载的静电显像用载体被复层添加剂,其中的数均粒径是0.1~50μm。
16.定影辊,它是用权利要求1、2、3或4记载的氟化碳粒子添加分散到树脂、橡胶中而构成的复合材料而制成的、或者由该复合材料制成的膜或涂料的形态而被复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42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