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克隆编码具有人粒性巨噬细胞和嗜伊红细胞生长因子活性多肽的cDNA无效
| 申请号: | 93101072.1 | 申请日: | 1985-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39C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13 |
| 发明(设计)人: | 横田崇;弗兰克·唐·李;唐娜·梅·伦尼克;新井贤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灵生物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8/18 | 分类号: | A61K38/18;C12N15/07;C12N15/6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谭明胜 |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克隆 编码 有人 巨噬细胞 伊红 细胞 生长因子 活性 多肽 cdna | ||
本发明关系到应用重组DNA技术阐明哺乳类免疫反应控制机制,特别是阐明了编码具有人粒性细胞/巨噬细胞生长因子活性,其中包括嗜伊红细胞生长因子活性多肽的核酸克隆的分离。
重组DNA技术一般是从一种供体将遗传信息结合至载体然后再转入一种宿主内,从而使转移的遗传信息可以在新的条件下进行复制和/或表达。一般而言,遗传信息以互补DNA(cDNA)方式存在,这种cDNA来源于编码一种所需蛋白质产物的信息RNA(mRNA)。载体通常是能够与cDNA结合并在一种宿主中可以进行复制的质粒。在某些情况下,实际上控制了cDNA的表达,从而导致编码产物在宿主中的直接合成。
近年来,这种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多种外源蛋白质已经在不同宿主中得以表达,但是仍不能肯定得到任何预期的新的cDNA克隆。例如,采用重组DNA技术已得到了某些真核蛋白质,包括有:胰岛素原(Naber,S.等,基因21: 95-104〔1983〕);干扰素(Simon,L.等,美国科学院学报,80:2059-2062〔1983〕和Derynck,R.等,核酸研究1:1819-1837〔1983〕);生长激素(Goeddel,D.,等,自然281,544-548〔1979〕);以及肥大细胞生长因子(Yokota,T.等,美国科学院学报,81:1070-1074〔1984〕)。(后面引用的这些已发表的文章及其他参考资料包括了有关技术的进一步详细情况,有些还包括了有关发明的实施。)
一些时期以来,哺乳类免疫反应被认为是由于初级的一系列复杂的细胞相互反应,此反应称之为“免疫网”。但有待弄清的是,事实上许多反应都围绕着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粒性细胞和其他细胞的类网状相互作用,目前免疫学家普遍认为,可溶性蛋白(即所谓淋巴细胞活素)在控制这些细胞相互作用中起了一种关键性作用。
很明显,淋巴细胞活素以多种方式调节细胞的活性。业已表明,它们能够支持各种造血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实际上认为,它们在多种潜在的造血干细胞转变为大量的亲本细胞系的基本分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这些细胞系是与免疫反应有关的。在这种反应中,重要的细胞系有两类淋巴细胞:B细胞,它可以产生和分泌免疫球蛋白(能够识别和结合于外源物质并影响其转移的蛋白质);T细胞(有多种),它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诱导或抑制B细胞及某些形成免疫网的其他细胞(包括其他T细胞)。
另一重要的自血细胞类型是吞噬细胞,尤其是多形核和单核自血球。这些细胞被认为专门进行清除作用,这是一种帮助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和排除死细胞及胞外废物的基本功能。
粒细胞属于这种白血细胞类型,其中包括嗜中性细胞和嗜伊红细胞。嗜中性细胞可以在外围血液中、多种组织及直接同外界接触的身体部分发现(如,口腔,支气管与气管分枝以及颈部小管)。通过有控制地释放各种抗菌剂(例如,氧基、过氧化氢,卤离子)进入泡液首先破坏摄入的病原体,深入地研究了嗜中性细胞对于入侵病原菌的吞噬作用。(Klebanoff,S.和Clark,R.,嗜中性细胞。功能和临床失调,Elsevier/北荷兰生物医学出版社,阿姆斯特丹〔1978〕)。尽管采用了十分特异的粒颗形成法进行验证,并且得到了与变态反应紊乱及某些寄生虫病,例如旋毛虫病有关的大量资料,但是,关于嗜伊红细胞了解得还是较少。
巨噬细胞和粒性细胞的不同在于它们发展了依赖于外围组织的不同特性。因此,组织巨噬细胞包括结缔组织中的组织细胞、肝中的Kupffer细胞、肺中的肺泡巨噬细胞、骨骼中的破骨细胞、在神经系统中的微生物细胞、皮肤中的Langerhaus细胞以及其他器官中的游离或固定细胞。除了吞噬能力之外,巨噬细胞能够分泌许多十分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例如,溶菌酶、血纤维蛋白溶酶源激活因子、胶原酶、弹性蛋白酶、酸性羟化酶、补体组分、前列腺素、内热原、某些淋巴细胞活素以及氧代谢物。另外,据信,对于B和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可以调节抗原的供给和导入。(Cline,M.,白细胞,哈佛大学出版社,剑桥,马萨诸塞州〔19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灵生物技术公司,未经先灵生物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1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半导体器件中的曝光掩模
- 下一篇:改性的淀粉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