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镀架自动交换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1226685.6 | 申请日: | 199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23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国增 |
主分类号: | C25D17/06 | 分类号: | C25D1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德麟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自动 交换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电镀设备系统中各回路间的交换电镀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电镀架自动交换机结构。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表面防蚀处理技术随之提高,尤其表面电镀处理最为普遍及具实用性,昔日普遍受到产业界的青睐,然而一般常用的电镀设备大抵均属半自动化的设备,对于电镀过程中需要升降及推进及电镀回路系统交换电镀件等动作,全赖人工操作,在追求全自动化及大量化生产流程的今日,半自动化设备未达到完美的缺陷,极待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镀架自动交换机结构,即在大型电镀设备系统回路中,设置一套电镀架自动交换机,藉油压缸使该设备将电镀架推至另一回路中,再由该回路中带回另一电镀架,藉此联络两回路系统中的电镀架,简易且快速完成该电镀运转流程,而达到全面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镀架自动交换机结构,该电镀架设有二条滑沟,以便二电镀回路系统中之电镀架快速完成交换工作,而达到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其它的详细构造,特征及目的,在借助于下面最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后,凡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便会完全明了。
图一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电镀架自动交换机结构的电镀架回路示意图;
图二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电镀架自动交换机结构的电镀架立体分解图。
图三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电镀架自动交换机结构的电镀架立体分解图;
图四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电镀架自动交换机结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 号 部 分:
1.交换机 282 鱼眼孔
10.主动力油压缸 283 L形板
11.副动力油压缸 40.电镀架
110、12 心轴 41.导 片
111、281、284、47螺丝 42.推板
112、24 圆孔 43.平面板
20.支架组 44.支架板
21.滚轮 45.挂架板
212 端面 46.凹 槽
22.活动心轴 48.滑 沟
25.27.210、211 槽钢 30.轨 道
26.固定架 D.进 口
28.活动轨道 F、G交换点
31.推钮 E.出 口
32.缺口
首先请参阅图一,系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电镀架自动交换机结构的电镀架回路示意图,主要由三个回路系统A、B、C所组成,其电镀流程为A→B→C,并于三个回路系统中的适当位置上设置二组交换机1,使生产线连结,节省人工及时间,简化加工过程,达到生产作业自动化;其作业流程如下:
1.电镀物首先由A回路系统之进口D进入作业流程;
2.电镀物依逆时针方向传送至第一组交换机1时,油压缸动作,交换机1将电镀物传送至B回路系统中,依逆时针方向进行电镀作业程序;
3.当电镀物传送至第二组交换机1时油压缸动作,交换机1将电镀物传送至C回路系统中,依逆时针方向进行电镀作业程序;
4.电镀物于C回路系统的作业程序执行完毕时,电镀物再度传回至交换点F,由第二组交换机1将电镀物由C回路传送至B回路中执行电镀作业程序;
5.当电镀物于B回路系统中执行完毕时,电镀物再度被传送至交换点G,由第一组交换1将电镀物由B回路系统传回至A回路系统中,逆时针方向进行电镀作业程序;
6.电镀物由系统A依逆时针方向传送至出口E,即完成一循环电镀作业流程。
然而,上述反在说明多组大型电镀设备配合本实用新型电镀架自动交换机结构,电镀架即可使数组电镀设备回路全自动循环,而无须以人工方式更换电镀架的电镀设备回路。
请继续参阅图二,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电镀架自动交换机结构立体分解图,交换机1.其主要系包括:
二油压缸10、11,系包含一主动力油压缸10及副动力油压缸11,系为本交换机1的主要动力来源,使该交换机于两电镀回路系统之间做交换电镀架之工作,二油压缸10、11,恰装置于槽钢210、21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国增,未经杨国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66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