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气动钙基脂润滑系无效
| 申请号: | 91212273.0 | 申请日: | 1991-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2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8-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乾坤 |
| 主分类号: | B60R17/02 | 分类号: | B60R17/02 |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412005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气动 钙基脂 润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气动钙基脂润滑系,是用于汽车加注钙基脂之专用装置。
目前汽车润滑系统加注钙基脂润滑时,主要是由人工用手工操作油枪来完成,既麻烦又费事,而且又需一定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改变这种手工加注钙基脂的办法,利用气制动车辆的现有制动装置,以机械操作替代人工劳动,达到既确保润滑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减少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工效,同时又能改善操作者工作环境,减轻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的是由以下设计方案来实现的:
这种汽车气动钙基脂润滑系以汽车气制动装置的压缩空气为动力,驱使本装置达到自动给汽车润滑系统加注钙基润滑脂的目的。它主要由气源球阀、油缸气室总成,过滤器、分配器、调压阀、三通接头、反馈装置、输油管路及若干个油咀组成,其主要设计思想是:气源球阀一端经导管与汽车制动气源相连,另一端依次和油缸气室总成,过滤器、分配器串接,并经分配器分别与三个输油管路相连。其中一输油管路的一端分两路与后制动凸轮轴、调整臂、油咀相连,另一端先经一调压阀与离合器踏板轴油咀相连,后又分两路与前制动凸轮轴、调整臂油咀相连。另一输油管路分两路分别与转向节销轴承油咀、横拉杆球销轴咀相连。还有一输油管路分三个方向与油咀相连,其中一路先与直拉杆球销油咀相连,后又分别与两个前钢板弹簧销油咀相连,第二路经调压阀与一组传动轴中间支承油咀相连;第三路经一调压阀分两路与后钢板弹簧销油咀相连。
使用时只需接通气源,利用制动气压为动力,经油缸气室总成内的活塞往复运动,即能将钙基脂注入所需润滑的部位。
根据以上方案制作的汽车气动钙基脂润滑系,其优点是:由于采用汽车气制动气压作为动力源,并经油缸气室将其转化为机械运动;以机械自动加注钙基脂,替代传统用黄油枪手工加注方式,既省时又省力;保证了润滑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减少机械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有利于文明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缸气室总成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并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工作过程。
这种汽车气动钙基脂润滑系由气源油阀(2)、油缸气室总成(3)、过滤器(5)、分配器(6)、调压阀(19)、三通接头(21)、反馈装置(8)及若干个油咀构成;气源球阀(2)一端经导管(1)与汽车制动气源相连,另一端依次和油缸气室总成(3)、过滤器(5)、分配器(6)串接。分配器(6)输出三根输油的管路(15)、(16)、(17);其中输油管路(17)的一端分两路与后制动凸轮轴、调整臂油咀(22)相连,另一端先经一调压阀与离合器踏板轴油咀(7)相连,后又分两路与前制动凸轮轴、调整臂油咀(9)相连;输油管路(16)分两路分别与转向节销轴承油咀(11)、横拉杆球销油咀(10)相连;输油管路(15)分三个方向与油咀相连,其中一路先与直拉杆油咀(13)相连,后又分别与两个前钢板弹簧油咀(12)相连;第二路经调压阀(19)与一组传动轴中间支承油咀(18)相连;第三路经一三通接头(21)分两路与后钢板弹簧销油咀(20)相连。
附图2所示的油缸气室总成(3)由气室(35)、活塞(34)、柱塞(33)油缸(32)、单向阀(31)、单向阀弹簧(30)、球阀(29)、贮油罐(27)、贮油罐活塞(26)、贮油罐弹簧(25)、气室弹簧(23)构成;其中气室(35)前部与气源球阀(2)螺接,其后部与漏斗状油缸(32)栓接,气室内置有一带柱塞(33)的活塞(34),活塞(34)与油缸(32)之间配有气室弹簧(23),使活塞(34)、柱塞(33)可以在气室和油缸内运移;油缸(32)的尾部连着一单向阀(31),该阀内置着一单向阀弹簧(30)和球阀(29);油缸(32)的漏斗状肩部置着一贮油罐(27),罐腔内置着贮油罐活塞(26),该活塞由贮油罐弹簧(25)与贮油罐体相连,该贮油罐内腔与油缸内腔相通。
这种汽车气动钙基脂润滑系的全部输油管路固定在车架、前、后桥及制动底板上,其车架与前、后桥及转向部位用软管连接,以克服弹性变形和转向部位位移变形。反馈装置(8)连接在过滤器(5)后的一三通接头上。图中(28)为单向阀与油缸(32)的接口;(24)为贮油缸(27)与油缸(32)的接口。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乾坤,未经陈乾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22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