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长码有序译码法及其可编程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90108931.1 | 申请日: | 199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56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翔 |
| 主分类号: | H03M7/42 | 分类号: | H03M7/42 |
| 代理公司: | 福建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陈霖 |
| 地址: | 35000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长 有序 译码 及其 可编程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长码译码方法及其可编程电路。
现代数据通信技术是信息化社会必需的一种工具,而且人们对通信传输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源编码通过数据压缩编码可以提高通信传输速率,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语音、图象、文字、数据等通信领域,这种用于数据压缩目的的信源编码的代码是变长码,对于变长码的译码要提高其译码速度,首先必须提高识别变长码字的速度。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变长码译码法大都是基于树形搜索译码法,近期,我国《发明专利公报》中公开了公开号为CN1043413A,发明名称为“通用变长码编译码方法和可编程电路”的发明,其中也涉及一种变长码比较译码法。上述这些变长码的译码法,都需要对码流中的码元逐个进行识别来译码,因此限制了译码速度的提高,难以满足更高速数据通信的要求。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长码有序译码法及其可编程电路,它是直接对整个码字进行识别来译码,完全摆脱了现有技术中逐个识别码元的译码方法,从而能大幅度地提高译码速度。本发明适用范围广,算法简单,用电路实现灵活容易,适合于制作通用可编程变长码译码集成电路,用软件或软、硬件相结合实现则具有编程简单、灵活、平均 运行指令数少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对于一个变长码体系,构造一个与码字相关的有序表,在译码过程中,把码流中以待译码字为首的码元串看成一个数,通过确定其与有序表中一个有序集合的元素之间的大小顺序关系来识别被译码。有序表是这样构成的:在各个码字后添加若干个零构成相同位数lm位(lm不小于最大码长)的数,再将这些数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组成一个有序集合,然后将各消息单元和码长按照所对应的有序集合中的元素顺序进行排列,这就构成了有序表。码字识别过程是:从待译码流的首部取lm个码元作为一个lm位数,确定若将该数插入有序表中的有序集合并使该集合仍然有序时应插在哪一个元素之后(或之前,不要实际插入),则这个元素所对应的代码就是待译码流的第一个代码,然后从待译码流首部删去已被译出码的码元,将剩余码流作为一个新的待译码流,重复上述过程,即可译出第二个、第三个码等等,直到待译码流被全部译完为止。上述有序译码法可以通过一种可编程电路图8来实现,如图8所示,该电路是由删除电路1、码字识别电路2、控制电路5和存贮器组成的,存贮器是由消息单元存贮器3和码长存贮器4组成。删除电路是具有删除待译码流首部已被译出码的码元并取出剩余待译码流前lm个码元的功能的电路,码字识别电路就是具有识别码字功能的电路,存贮器是用来存贮消息单元(或消息单元所在地址)和码长的,控 制电路则协调各部分电路之间的工作过程,待译码流分组并行进入删除电路(1),删除电路(1)的输出送入码字识别电路(2),码字识别电路(2)的输出在控制信号发生器(5)的控制下送给消息单元存贮器(3)和码长存贮器(4),码长存贮器(4)的内容送回到删除电路(1),消息单元存贮器(3)的内容作为结果并行输出。其工作原理是待译码流以lm个码元为一组并行输入删除电路,删除电路将待译码流的前lm个码元并行输出给码字识别电路,码字识别电路识别出该lm个码元的第一个码后,将对应消息单元和码长在存贮器中的地址输入给存贮器,对应消息单元就从存贮器输出,对应码长则送给删除电路,删除电路完成操作后,再将剩余待译码流的前lm个码元送入码字识别电路,继续进行译码,当删除电路中剩余待译码元不多于lm个时,就从待译码流中取入下一组lm个码元来补充。
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设有信源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翔,未经李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89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