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渣水分离移动带重力式滤床无效
| 申请号: | 89105823.0 | 申请日: | 198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10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群;周敏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冶金规划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B01D33/04 | 分类号: | B01D33/04;C21B3/04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秦为义,谢长华 |
| 地址: | 41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分 移动 重力 式滤床 | ||
本发明属于一种渣水分离技术的工艺方法和设备。
现仅以高炉矿渣的渣水分离为例。高炉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矿渣水淬形成0~5毫米的矿渣与水的混合物,称为水渣,其量一般为400~3600米3/时。高炉矿渣是制造水泥的重要掺合料,直接排放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因此从水渣中分离回收矿渣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避免了环境污染。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水渣分离技术主要有沉淀法,过滤法(OCP法),拉萨法(即RASA法),英巴法(即INBA)。
沉淀法:水渣通过冲渣沟流入一个大沉淀池,经过自然沉淀,渣沉在池底,然后用抓斗吊装车运走,沉淀后的水再循环使用。该法的优点是操作管理简单;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分离效果差,浮渣及粉渣沉不下来,被水流带走,当水循环利用时,将对水泵和管道造成磨损。国内七十年代以前均采用此法。
过滤法(OCP):国内又称渣滤法,是七十年代试验研究的一种新方法。该法是让水渣通过几组滤池进行连续过滤,将渣截留在滤池内,然后用抓斗吊或链斗式联合清渣机装车运走,滤后水循环使用。该法的优点是滤后水水质较好;缺点是操作管理较麻烦;滤料下部的承托层需要周期性地用高压水或压缩空气进行反冲洗,故能耗较高;占地面积仍然较大。该法目前尚未普遍推广,在国内仅少数几个钢铁厂采用。
拉萨法(RASA):宝山钢铁总厂一期工程一号高炉从日本引进的技术。其流程是:
水渣先进入粗粒分离槽,槽中的渣水混合物由渣泵送往高位脱水槽脱水后外运;在粗粒分离槽中的浮渣,由溢流口流入中间槽,中间槽内的渣水混合物由渣泵送往沉淀池,沉在沉淀池底部的渣浆再用泥浆泵送往高位脱水槽脱水外运。沉淀池澄清后的水可循环使用。该法的优点是分离效果好;水渣输送方便,工艺布置灵活。缺点是能耗高;设备和管道磨损大,渣泵使用寿命仅1年左右,管道寿命约2年左右;设备较多,投资费用高。该法在我国仅宝山钢铁总厂采用。
英巴法(INBA):系八十年代中期从国外引进的技术。1988年在成都钢铁厂100立方米小高炉上采用并试验成功。国内命名为“滚筒式渣水过滤器”。其主要设备为一过滤滚筒,滚筒外壁为滤网,沿筒体内壁设若干挡渣网板,沿滚筒中轴线设置水渣分配器和皮带输送机。过滤时,滚筒以0.5~1.5转/分的速度转动,水渣通过分配器均匀分布于滚筒全长上,水渣在滚筒下部过滤,滤后水流入设在滚筒下面的集水池内,循环使用。过滤后的渣随滚筒转到筒体的上方时,靠重力卸落在皮带上,再由皮带输送机运至滚筒外的堆渣场。该法的优点是渣水分离机械化,占地面积少,投资也较拉萨法(RASA)省;此外还可将整个设备封闭起来集中设置排汽烟囱,以便改善周围的环境。缺点是滚筒滤网磨损快,维修工作量较大;有时当分配器分配水渣不均匀时,影响过滤效果;滚筒内的设备维修较为困难。
以上几种方法,从占地面积、投资、分离效果,能耗等方面综合比较,以英巴法为最优。
本发明的特点是:滤床依靠重力分离水渣,并同时输送渣,将水渣的分离过滤与渣的输送合为一体,边过滤边输送,连续作业。
本发明的设备由滤床,缓冲消能器、滤床清扫装置、冲洗设施、集水盘、电机及其传动装置等组成。滤床由平行移动的滤带和固定侧滤板组成或为槽型移动滤带。滤带及侧滤板由滤网及支承网组成,滤网可由耐腐蚀的金属丝编织而成,或为非金属滤布。滤网孔径根据渣颗粒筛分曲线和渣的回收率而定,一般为0.17~0.62毫米。支承网由不锈钢丝或其它耐腐蚀的金属网制作。
本发明的流程(见附图1、2、3)是:
来自冲渣沟的水渣首先经过缓冲消能器(1)缓冲消能后,落到滤床(2)上,滤带(3)以0.2~2.0米/秒的速度平稳地移动,水渣落到滤床(2)上后,依靠重力自动过滤脱水,滤速根据渣颗粒粒径及滤网孔径定,一般为40~100米/时,滤后水流入下面的集水盘(17)内。滤后分离出来的渣随平移的滤带(3)运至床尾卸料罩(4)处自动卸下,直接装车或由转运皮带输送机运往堆渣场。滤带(3)移到滤床(2)的下部时,通过转刷清扫器(5)将残留在滤带(3)上的渣清扫掉,然后再用通压缩空气的穿孔管(6)与通压力水的穿孔管(7)冲洗,或用喷咀冲洗,将滤带(3)的工作面清洗干净。当滤带(3)移至滤床(2)头部时,再用穿孔管(6)和(7)冲刷一次,这样使滤带(3)的两面均被洗净。以上均为连续循环作业。侧滤板(8)则只需用振动器(9)间断地振动和冲洗,振动方式有机械振动和空气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冶金规划设计院,未经湖南省冶金规划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5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