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线式电镀机组无效
申请号: | 88219340.6 | 申请日: | 198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68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10 |
发明(设计)人: | 严一民;梁乐天;李一心;任万竹;周建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钢绳厂 |
主分类号: | C25D7/06 | 分类号: | C25D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江阴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 电镀 机组 | ||
一种电镀机组,用于金属线材电镀的设备,属于机械领域。
生产特种金属线材工艺流程中,通常要在金属线材表面镀铜、锌、铬、镍等保护层。目前,金属线材通用的电镀机组,以附图1示:1-电镀槽,2-压辊,3-电镀液,4-阳极板,5-阴极辊,6-金属线材,7-收线机。金属线材由电镀槽1的端板上方进入电镀槽,需用压辊2将金属线材压入电镀液3,才能保证金属线材全部浸没在电镀液3内。阴极辊5为一带轴承的定滑轮,它作为电镀阴极,并起导向作用。当金属线材6经过几组电镀槽1和阴极辊5后,由收线机收线。金属线材靠收线机的牵引力向前运动。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金属线材穿引困难,操作麻烦;金属线材弯曲变形次数多,线材张力不均,影响线材质量;阴极易磨损;镀液不循环,镀层质量差;金属线材向前运动阻力大,收线机的牵引功率要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变金属线材的走向,提高镀层致密度,保证镀层质量,简化设备,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去消原电镀装置中的压辊2。由图2所示,为保证金属线材全部浸没在电镀液中,金属线材6穿过电镀槽1的二侧端板8、8′。从电镀液中出来的金属线材与阴极辊5相接触,经过几组电镀槽和阴极辊5,然后由收线机7将电镀好的线材收起。整个电镀过程中,金属线材始终呈直线状态。
由图2看电镀槽端板8、8′的A向示意图,端板8、8′开有凹型槽口,便于金属线材从端板顺利通过。为了保证电镀液3全部浸没金属线材6,电镀液3液面必须高出端板槽口,基本齐于端板顶。为了防止电镀液大量从槽口溢出,在端板内装有一块挡液板9,挡液板9和端板用螺栓固定,挡液板9的材料为软性耐磨耐蚀材料,如橡胶、聚乙烯材料。在通过金属线材的槽口的挡液板上剪一个纵向缝11,当金属线材顺利通过挡液板9,端板8、8′时,仅能带出少量电镀液。渗出的电镀液3再由压力补充泵10循环过滤后注入电镀槽1,从而保证电镀液3始终呈循环的流动状态,并使镀液浓度保持均匀、清洁,提高了镀层致密度,保证镀层质量。
图3为阴极辊传动示意图,阴极辊5由电动机12,传动齿轮13带动旋转。在电镀过程中,阴极辊5不仅起到阴极作用、导向作用,并且可以驱动金属线材向前运动,减少收线机的牵引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于:金属线材6经过滚动的阴极辊5,从电镀槽1的端板8的槽口通过,金属线材6基本呈直线状浸在电镀液3中匀速向前运动,当运动中由端板渗出的少量电镀液3由压力补充泵10将其不断返回电镀槽1。
图1目前通用的电镀装置示意图。
图2直线式电镀装置示意图。
图3阴极辊传动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加以说明:以钢丝镀铜为例,在电镀槽中,采用焦磷酸铜盐为基的电镀液,阳极用铜板,放置于电镀液中。当钢丝通过电镀槽1的端板8的槽口和用橡皮制成的挡液板9进入电镀液中,钢丝完全浸没在以焦磷酸铜盐为基的电镀液3中,然后钢丝再从电镀槽橡皮9和另一侧端板8′的槽口出来。钢丝在电镀槽内呈直线,避免了与铜板(阳极)相碰造成短路。当钢丝出槽口后,与转动的阴极辊5上端相接触,并进入第二个电镀槽,从第二个电镀槽出来的钢丝,与转动的阴极辊5′下端相接触。从电镀槽1出来的钢丝交替地经过阴极辊5上端和阴极辊5′下端,保证钢丝与阴极辊接触良好,防止钢丝呈松驰状态。经过几组电镀槽和阴极辊,钢丝表面达到均匀镀铜,最后镀铜的钢丝由收线机收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金属线材始终呈直线状态进行电镀,钢丝弯曲变形小,改善了金属线材的性能。电镀液呈流态,提高了镀层致密度,保证了镀层质量。取消压辊2后,滚动的阴极辊使金属线材向前运动,从而使收线机功率耗用减少。减少钢丝穿引工作,操作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钢绳厂,未经江阴钢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93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