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形义兼容与汉拼字联词编码系列及键盘无效
申请号: | 88105844.0 | 申请日: | 198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88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一新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形义 兼容 拼字 编码 系列 键盘 | ||
本发明属于汉字编码输入电脑的方法及键盘装置。
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中文信息处理的汉字编码方法成为举世瞩目的科研课题,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国内外已经推出了数百个汉字编码方案,主要有形码、音码、音形码和音义码。形码因汉字笔划复杂,构件太多、规律性不强,导致编码的字元繁多,规则繁杂,不易掌握,音码没有采用一定规则来消除重码,而用屏幕提示区别重码,但每次提示量小,输入速度太慢,也不便使用;音形码在音码的基础上利用字形的不同来区分重码,但未能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彻底解决消除重码和便于普及的问题;音义码在音码的基础上利用不同字义来区分重码,但未使用足够数量的义符,而且所用的义符也不理想,不便记忆,还是存在重码和使用不便的问题。
反映这方面的资料有:
1、《汉字编码方案汇编》中国汉字编码研究会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0年版;
2、《汉字编码的理论与实践》陈爱文等著,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彻底解决汉字编码的重码以及不易掌握的问题,在通专用字母数字键盘上实现汉字编码的计算机输入。
汉字是音、调、形、义的结合体,编码是供用户输入电脑时使用的,所以,汉字编码应该同时从字音、声调、字形、字义等多方面去考虑,不仅应供专业人员使用,也应让非专业人员能迅速掌握,既要消除重码,也要便于普及,做到字码短,能实现快速输入,并有利于汉字改革,为实现汉字拼音化创造条件。
以往的汉字编码方案,未能很好地解决消除重码和便于使用的矛盾,意欲消除重码,编码的规则便多,规则一多,则不易掌握,若欲便于掌握,编码的规则宜少,规则一少,则重码便多。所以,汉字编码的规则应适量。对于重码字的区分,可采用屏幕提示的方法解决,并增大提示量,以提高输入速度,减少大量繁杂的规则。
本编码系列用简码、音码、音形码、音义码、双音节词码等组成兼容编码,并与拼音字码、联词码合为一套由浅入深的汉字编码系列。如采用换码功能键,也可将兼容编码分为几个单独的编码。
兼容编码的基本结构式如下:
音码=音符+标调区分符
音形码=音符+形符+标调区分符
音义码=音符+义符+标调区分符
双音节词码=音符+音符+标调区分符
上述编码的字码最长为五码,一个汉字可任意采用一种编码方法输入。
音符:
音符采用声韵双拼形式构成,声母基本按照汉语拼音方案不变,将ng、zh、sh、ch分别采用不同数码代换,没有声母的音节用“V”放在前面,如a表示为“VA”。Y、W的用法不变。
韵母用字母代换,将声母、韵母直接标于字母、数字键的键面,可减轻记忆负担。
区分符(即标调区分符):
区分符是用来区分重码的,并可兼作标调符号,区分符由26个字母和10个数码组成,每个汉字(或词)应使用的区分符不用记忆,而用辅助手段提示,方法如下:
将标调区分符显示在屏幕提示区固定位置或标于提示区外面的机壳上,区分符排列为一或两排,顺序是:
B C 5 D F G H J K L M P Q S 6 T W X
Y Z 7 R V 4 A 3 E 2 I 1 N 0 O 8 U 9
上述区分符通常可兼作标调符号:B~F和4~E表示阴平,G~L和2~1表示阳平,M~S和N~O表示上声,6~7和8~9表示去声,R、V表示轻声,(表示轻声的标调区分符不够用时,增用RR、RV、VR、VV表示轻声。区分符的排列顺序和标调情况还可调整)。
显示屏幕下端有一个提示区,击键后,提示区显示出一组或几组重码,每组重码在前面的是常用字,按使用频度高低排列,(参照《三千高频度汉字字表》,姓氏用字按《新编注音千家姓》的顺序排列),频度高的排在前,频度低的排在后,再后面是生僻字和罕用字,按笔画多少排列,笔画少的排在前,笔画多的排在后,遇有特殊情况,(如特殊音节等)则按特殊规则排列。重码字排列为一或两排,与机上所示标调区分符相对应,上排字使用上排的区分符,下排字(或词)使用下排的区分符。(也可将不易编的难码字与其字码提前在提示区显示)。
音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一新,未经李一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5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筒式火焰筒工业炉用燃烧器
- 下一篇:甜菜醋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