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种衣剂系列产品配方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6100095.1 申请日: 1986-01-09
公开(公告)号: CN1012553B 公开(公告)日: 1991-05-08
发明(设计)人: 李金玉;刘桂英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N25/26 分类号: A01N25/26;A01C1/06;//;4300;5700;5900)
代理公司: 农牧渔业部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苟显伦
地址: 北京市海***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种衣剂 系列产品 配方 及其 生产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种衣剂系用于种子包衣提高良种质量和综合防治苗期病虫害的种子处理剂。

发明背景:目前世界上对种子的药剂和肥料处理,多采用拌种或浸种方式,费药肥,费工时。近年来美、苏、日及西欧一些国家较广泛地采用了种子包衣处理新技术。

对于棉花种子处理,美国首先于一九六二年用泥浆法(Slurry)包衣,七十年代中期Olin公司又用氯唑灵(Terrazole,C5H5Cl3N2OS)和五氯硝基苯(PCNB,C6Cl5NO2)加工成Terracat若干产品处理脱绒棉种,防治苗期病害。一九七八年美国Texas试验站研制出了用山梨糖(Sorbose C6H12O6)加粘合剂醋酸纤维对棉种进行包衣处理,防治立枯病。一九八二年苏联研制了用高分子聚合物作粘合剂,用生长调节剂A-1和三氯酚铜(Copper2,4,5-Trichlorophenolate,C12H4O2CuCl6)复配加工成胶衣剂处理棉种,在此之前苏联对种子的药剂处理多用可湿粉拌种。

在其它作物上,美国农业部研究中心于一九八二年用高分子聚合物与农药复配加工成包衣剂包衣大豆,改善了大豆的发芽状况。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在若干地方设立了蔬菜种子包衣工厂。采用自然物质为材料作为包衣剂,进行蔬菜种子包衣,使小粒种子大粒化或丸粒化,便于机播和减少播种量。另外,也有用自然物质加微量元素加工成包衣剂进行泥浆式包衣。

但对种衣剂,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解决用复合型成膜剂和配套助剂之配方使种衣剂在土中遇水只能吸胀而几乎不被溶解,以保证种子正常发芽,药剂缓慢释放,从而延长药效期之关键配方及技术。

发明目的: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种子处理剂病虫防治谱窄及在土中遇水易溶解流失,药效期短等缺点。本发明应用胶体稳定原理和界面活性物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的乳化、悬浮、湿润及在种子表面成膜原理。选用长效内吸活性农药及不同种肥和激素作二元或多元复配。制成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作物需要,能主治不同病虫害及缺素症的种衣剂系列产品。

发明内容:

一、种衣剂的成型原理及作用原理

(一)成型原理:

该种衣剂系列产品成型的基本原理是采用高分子聚合物胶体分散剂的疏水基和羧基等的离解平衡而形成的以水为载体的胶体分散系;将药肥有效组分经超微研磨的料浆分散在其中,再以成膜剂和其他种衣剂配套助剂进行产品调制而成。

(二)作用原理:

种子上的种衣首先起消毒作用,以防止某些病菌随良种推广调运而传播蔓延;包衣种子播入土中,种衣在种子周围形成一层保护屏障,可以避免土壤中病虫的侵袭;种子发芽后,种衣起“小药库”作用,内吸性的药剂从“小药库”缓慢释放,被种子和植株吸收传导到未施药部位,继续起防病治虫作用。种衣中的微量元素或激素则起种肥作用或刺激根系生长,增强抗逆性。

(三)对种衣剂的要求:

种衣剂不同于一般的拌种剂,要求当它被包在种子上时能立即固化成膜为种衣,不需晾晒和干燥处理,播入土壤中种衣遇水只能吸胀,而几乎不被溶解流失;同时,对种子安全无害,从而保证种子的正常吸水发芽和生长,药肥缓释,持效期长,提高利用率,从而要求种衣剂应具如下特点:高纯度,极细粒径,适宜PH值,良好的贮藏稳定性,以及对种子的高度安全性和对防治对象较高的生物活性等。

二、种衣剂有效成份,配套助剂及配方,适用范围:

(一)活性组份

本发明十六个种衣剂分别由以下农药有效组份组成:卡巴呋喃(Carbofuran),甲拌磷(Phorate),乙酰基甲胺磷(Acephate),辛硫磷(Phoxim),毒死蜱(Chlorpyrifos),多菌灵(Carbendazim),五氯硝基苯(Quintozene),乙磷铝(Aliette)、百菌清(Daconil),甲基胂酸锌(Zincmethyl    arsonate),代森锰锌(Manconeb),福美锌(Ziram),福美双(Thiram),敌克松(Dexon),三唑酮(Bayleton),三唑醇(Baytan),琥珀酸铜(Copper    succinate),敌菌酮(Drazoxolon),甲霜灵(Metalaxyl),化学结构详见表1。(注:呋喃丹为卡巴呋喃的商品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大学,未经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00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