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具有螺旋槽止推轴承的牙轮钻头无效
| 申请号: | 85201588 | 申请日: | 1985-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1588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5-28 |
| 发明(设计)人: | 罗纬;李文杰;任韶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上海第一石油机械厂 |
| 主分类号: | E21D10/22 | 分类号: | E21D10/22 |
| 代理公司: | 石油工业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文琦,邵美玲 |
| 地址: | 北京市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螺旋 槽止推 轴承 牙轮 钻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钻井用牙轮钻头,特别是具有若干条螺旋槽止推轴承的牙轮钻头。螺旋槽止推轴承也适用于具有旋转运动、轴向载荷及轴承润滑的一切井下钻井工具如螺杆钻具及蜗轮钻具。
现有的牙轮钻头主要由带切削齿的牙轮、带轴颈的牙爪及密封润滑系统组成。牙轮靠滚珠锁在牙爪轴颈上,钻柱带动钻头旋转,并对钻头施加钻压。钻进时,牙轮与井底接触并绕钻头轴线公转的同时,绕本身轴线旋转。在钻压及牙轮旋转的作用下,牙轮上的切削齿破碎岩石。地层作用于牙轮的径向载荷,由两个径向轴承承受,轴向载荷则由一个或两个止推轴承承受。各个轴承是由贮存在钻头体内贮油腔的润滑脂润滑。并配置有密封圈防止泥浆进入轴承腔,同时防止轴承腔内的润滑脂流出钻头体外。现有的牙轮钻头止推轴承在轴颈止推面上开一直油槽并堆焊耐磨合金,在牙轮止推面上锒装一系列减磨合金柱。索马斯·威廉姆(Thomas、Willian)的英国专利(NO2085050 1982年4月21日),对止推轴承作了改进,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在牙轮止推面上有由里向外开四条直油槽,刮接由于离心力影响向外甩出的油脂,使摩擦面得到润滑。现有的牙轮钻头止推轴承润滑不充分,采用抗磨及减摩合金材料来减少轴承的摩擦磨损,实验及井下实践证明磨损及摩擦热较大,常导致轴承早期失效。
本发明应用流体动压润滑原理,提供一种螺旋槽止推轴承,其特征是在牙爪轴颈上从外向里开若干条螺旋盲槽,为了提高止推轴承的抗磨能力及减小微凸体比压减小磨损,两个止推面表面可用渗碳淬火或用其它表面硬化技术使硬度达到HRC60以上,表面光洁度可为9~10。螺旋槽的加工,可用电化学刻蚀法,或电火花加工方法或渗碳淬火前模锻成型。装配钻头时在螺旋槽内涂满润滑脂。当牙轮止推面绕牙轮轴线旋转时,贮存在止推轴承外缘环形空间的润滑脂被挤进螺旋槽内,由于螺旋槽是个盲槽,被挤进的润滑脂越来越多,在槽内形成流体动压力,润滑脂被挤进摩擦接触面,使两个止推面得到充分润滑,从而减少止推轴承的摩擦磨损,提高轴承寿命。
本发明因为利用螺旋槽从供油区挤进润滑脂使止推面得到充分润滑,摩擦磨损及摩擦热比现有的钻头止推轴承小,轴承寿命长。由于可以省去在两个止推面上堆焊及锒装价格昂贵的耐磨合金及减摩合金柱,从而节约了合金材料费用,以及堆焊及锒装 耐磨及减磨合金加工工时费用降低钻头制造成本。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表示现有的钻头及有关本发明钻头的局部结构图,钻头的其余部分与本图相同。牙爪(1)带有轴颈(2)。牙轮(3)的表面锒装或铣出切削齿(4)用来切削岩石,牙轮(3)靠从通道(7)装入的一系列滚珠(5)锁在轴径(2)上。塞肖(8)中间车细连同右端铣扁装进通道(7)防止滚珠(5)掉出,并在左端(9)焊死防止泥浆进入。润滑脂贮存在贮油腔内(未画出),依靠泥浆压力挤压橡皮囊(未画出)迫使润滑脂通过油通道(6)、(10)、(11)、(12)润滑大轴颈轴承(13)、小轴颈轴承(14)、止推轴承(15),橡皮囊也起压力平衡作用,密封圈(16)阻止外部泥浆进入轴承腔以及轴承腔内润滑脂流出钻头体外。如前所述,钻头工作时,地层作用于牙轮(3)的径向载荷由大轴颈轴承(13)及小轴颈轴承(14)承担,轴向载荷则由止推轴承(15)承担。止推轴承(15)由轴颈(2)上的止推面(B)及牙轮(3)上的止推面(A)组成,并由贮存在外缘环形空间(12)的润滑脂供油润滑。如前所述,现有的钻头止推轴承为了减小止推面的摩擦磨损,在轴颈(2)止推面(B)上堆焊耐磨合金并开一道油槽,在牙轮(3)止推面(A)上银装一组减摩合金,于于润滑不充分,轴承的抗磨减摩作用主要靠价格昂贵的合金材料来解决,众所周知,其摩擦系数及摩擦热远比用油脂充分润滑大得多,常导致止推轴承的磨损及过热,钻头早期失效。
图2是图1中止推轴承(15)部分的局部放大图,表示本发明所提供的螺旋槽止推轴承的具体结构,图2H是图2G中轴颈(2)的止推面(B)的A向视图,表示止推面(B)上螺旋槽的具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上海第一石油机械厂,未经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上海第一石油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1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