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媒递送装置及其所应用的轮毂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320656215.3 | 申请日: | 202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84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简伟文;吴概;陈庆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7/04 | 分类号: | B22D27/04;B22C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34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媒 递送 装置 及其 应用 轮毂 模具 | ||
一种冷媒递送装置及其所应用的轮毂模具,包括冷媒单元,冷媒单元包括外管、设置在外管内的内管;其特征在于,从外管和内管的横截面看,外管、内管均是圆形管,内管的管腔横截面积与外管、内管之间间隙横截面面积之比为0.5~2;外管、内管呈环形布置,其中外管呈开口状环形从而具有外管开口部,内管包括隐藏在外管中的隐藏内管段和暴露于外管之外的外露内管段,外露内管段位于外管开口部所在空间区域,并且冷媒入口位于外露内管段,外管开口部的两个端部端口被封堵;通过控制内管的管腔横截面积与外管内管之间间隙横截面面积之比保证内管能容易插接到外管中,并限定隐藏在外管中的隐藏内管段,让其减少摆动幅度为外管与内管弯曲及后期加工提供便利性。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模具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媒递送装置及其所应用的轮毂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市场对汽车轮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其中轮毂铝铸造生产方式由于具有成型稳定,效率高以及制造成本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轮毂铝铸造生产过程中,高温熔融的铝合金在轮毂铸造模具中冷却成型,这让模具温度也随之上升,模具高温过高不利于轮毂的冷却,会导致成型周期变长,十分影响生产效率。为此人们在轮毂铸造模具上增加冷却装置,从而为模具进行主动降温,常见的模具冷却装置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直接向模具外表面喷冷空气或水,通过冷空气或水带走模具的热量从而让模具降温,但这种冷却方式有以下缺点,一是压缩的冷空气直接吹到模具上会产生很大的噪音;二是水在喷洒到模具上后会沿着模具外壁流到地上或其它器械上,不但影响生产环境的整洁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第二种,是通过在模具上通过钻孔形成通路,然后在管路中输送冷空气或水从而实现对模具的冷却。但这种冷却方式虽然解决了冷媒的回收问题,但在模具上钻孔的加工时间长成本高;另外钻出的孔只能是直孔的无法自由折弯,如果冷却位置布置在顶针与斜顶附近,可能无法通过钻长通孔这种方式进行冷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为了能让轮毂模具的冷却装置既能方便实现冷媒回收,又能减少在模具上的加工,还能具有较强的使用环境适用性,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冷媒递送装置,包括冷媒单元,所述冷媒单元包括外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内管上设置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外管上设置有能够回收冷媒的回收入口和排出所回收冷媒的回收出口;从所述外管和内管的横截面看,所述外管、内管均是圆形管,所述内管的管腔横截面积与所述外管、内管之间间隙横截面面积之比为0.5~2;所述外管、内管呈环形布置,其中所述外管呈开口状环形从而具有外管开口部,所述内管包括隐藏在所述外管中的隐藏内管段和暴露于所述外管之外的外露内管段,所述外露内管段位于所述外管开口部所在空间区域,并且所述冷媒入口位于所述外露内管段,所述外管开口部的两个端部端口被封堵。
其中,所述冷媒单元,是指所述冷媒递送装置的最小功能组成单元,通过所述冷媒单元就能实现对冷媒的输送与回收。
其中,所述外管与内管,是用于输送冷媒的构件,所述外管与内管均为圆形管材,并且所述外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内管的外径,这样所述内管才能插入到所述外管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外管与内管呈开口环形,即呈现如字母C那样的开口结构,所述内管的两端被封堵并插接于所述外管内,并让部分的所述内管外露于所述外管的开口处。两个管件相连接后形成了完整环状结构让冷媒单元结构相对稳定。
其中,所述内管的管腔横截面积,是指所述内管管壁所界定的内腔体的截面面积,并且截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内管的中心线垂直布置。
其中,所述外管、内管之间间隙横截面面积,是指所述内管隐藏在所述外管中的隐藏内管段的壁体与所述外管壁体所共同界定的腔体的截面面积,同理该截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外管的中心线垂直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656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监测现场取样夹具
- 下一篇:一种浆液过滤质量快速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