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行器舱门铰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71353.2 | 申请日: | 202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12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娟;林波;李宜恒;孙剑;窦兆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06 | 分类号: | E05D3/06;E05D5/02;E05D11/00;B64C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333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器 舱门 铰链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行器舱门铰链结构,包括固定在机身上的第一安装座,以及固定在舱门上的第二安装座,还包括连杆运动机构;还包括连接柱和推动部,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杆运动机构铰接连接;通过推动部的作用力实现舱门的自由开启和关闭,避免了传统单个铰链舱门下垂的问题;通过连杆运动机构的配合,给予舱门外推加旋转的行程,而非铰链单轴线旋转,避免弧形舱门运动时和门框产生交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舱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飞行器舱门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飞行器上的舱门一般通过单个或多个铰链与固定在门框上上铰链支座配合安装,通过铰链的打开或闭合实现舱门的开启和关闭。由于目前的铰链结构大多为单铰链,以简单的机械方式实现舱门的开启和闭合,舱门打开后没有外力牵引容易引起单个铰链门的下垂,且弧边门用固定轴线铰接和门框易产生交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飞行器舱门铰链结构,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行器舱门铰链结构,包括固定在机身上的第一安装座,以及固定在舱门上的第二安装座,还包括连杆运动机构;
所述连杆运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安装座铰接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安装座铰接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铰接连接;
还包括连接柱和推动部,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杆运动机构铰接连接,所述推动部驱动连接柱向靠近或远离机身的方向运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推动部的作用力实现舱门的自由开启,避免了传统单个铰链舱门下垂的问题;通过连杆运动机构的配合,给予舱门外推加旋转的行程,而非铰链单轴线旋转,避免弧形舱门运动时和门框产生交涉。
优选的,所述推动部包括第三安装座和可伸缩式撑杆,所述第三安装座固定在机身上;所述撑杆包括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固定端和第三安装座铰接连接,所述伸缩端和所述连接柱铰接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可伸缩式撑杆给予连接柱推动力。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包括上壳体和下柱体,所述下柱体靠近所述上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插销,且插销与上壳体的内径相匹配;所述撑杆靠近连接柱的一端设置有套环,所述插销贯穿套管与上壳体卡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离上壳体和下柱体,实现撑杆与连接柱的拆卸。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的活动夹角范围为30°~120°,所述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的活动夹角范围为30°~120°。
优选的,所述连杆运动机构的任意铰接处设置有轴套,且通过螺栓紧固。
优选的,所述连杆运动机构的任意铰接处还设置有润滑垫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以及作数第二安装座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筋,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的一端分别与加强筋铰接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小连杆运动机构的摩擦阻力,加强筋延长使用寿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伸缩式撑杆以及连杆运动机构,通过撑杆的伸缩运动实现舱门的自由开启,避免了传统单个铰链舱门下垂的问题;通过连杆运动机构的配合,给予舱门外推加旋转的行程,而非铰链单轴线旋转,避免弧形舱门运动时和门框产生交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未经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713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发射管检测电路及系统
- 下一篇:用于ABS线束穿橡胶护套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