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臂旋转康复机构及上肢外骨骼康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33806.2 | 申请日: | 202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57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田井辉;唐顿;王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术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肖念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臂 旋转 康复 机构 上肢 骨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臂旋转康复机构及上肢外骨骼康复装置,支撑部件设有供小臂穿过的旋转支撑部,所述旋转支撑部具有一中心轴线;旋转部件可绕中心轴线往复转动的设置于旋转支撑部上;小臂固定件连接旋转部件,并随旋转部件转动;驱动部件驱动旋转部件往复转动;外壳部件覆盖驱动部件和支撑部件的旋转支撑部。本实用新型驱动部件驱动旋转部件在支撑部件的旋转支撑部中围绕小臂的周向进行位移,旋转部件通过小臂固定件与小臂进行固定,可以带动患者的小臂完成旋前及旋后动作,结构布局合理,体积小,重量轻,使用便捷;并通过外壳部件对驱动部件及旋转部件进行保护,避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受伤,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臂旋转康复机构及上肢外骨骼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穿戴于人体上肢、帮助人体负重并且能够跟随人体运动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外骨骼穿戴于人体并随人一起运动时,可实现被动及主动训练,既有效地避免穿戴者因缺乏运动而造成的肌肉萎缩问题,又有效的提高穿戴者的康复效果,但就目前而言,上肢外骨骼机器人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和不足。
目前,多数上肢外骨骼康复设备只可进行单一水平或竖直运动,不具备小臂的轴向旋转功能。而少数具备回转功能的上肢外骨骼存在体积笨重、无法提供轻便保护壳等问题,因此,安全系数低。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了一种体积小、轻便、具有保护外壳的小臂旋转康复机构及上肢外骨骼康复装置,可以完成小臂旋前/旋后等康复动作。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臂旋转康复机构,包括:
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设有供小臂穿过的旋转支撑部,所述旋转支撑部具有一中心轴线;
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可绕中心轴线往复转动的设置于旋转支撑部上;
小臂固定件,所述小臂固定件连接旋转部件,并随旋转部件转动;
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旋转部件往复转动;
外壳部件,所述外壳部件覆盖驱动部件和支撑部件的旋转支撑部。
进一步,所述支撑部件的旋转支撑部为C形件。
进一步,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由电机驱动的传动齿轮,所述旋转部件设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齿部。
更进一步,所述电机为行星减速齿轮电机。
此外,所述齿部是与支撑部件的旋转支撑部相适配的弧形齿条。
更进一步,所述旋转部件还包括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呈C形状,且所述旋转部的外侧可往复滑动的设置于旋转支撑部的内侧;
所述弧形齿条设置于旋转部的外侧,并位于回转部的第二侧。
此外,所述支撑部件还包括固定驱动部件的驱动支撑部,所述驱动支撑部设有传动通孔,所述电机和传动齿轮分别安装在传动通孔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通过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传动通孔对应连接。
此外,所述外壳部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分别对应覆盖传动齿轮和旋转部件齿部。
进一步,所述外壳部件插入支撑部件上开设的卡槽固定。
一种上肢外骨骼康复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小臂旋转康复机构。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驱动部件驱动旋转部件在支撑部件的旋转支撑部中围绕小臂的周向进行位移,旋转部件通过小臂固定件与小臂进行固定,可以带动患者的小臂完成旋前及旋后动作,结构布局合理,体积小,重量轻,使用便捷;并通过外壳部件对驱动部件及旋转部件进行保护,避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受伤,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术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术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338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羊养殖用智能剃毛束缚架
- 下一篇:一种类器官药物测试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