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油封件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13469.0 | 申请日: | 202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21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利;陆红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奇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6 | 分类号: | F16F9/36;F16J15/3208;F16J15/3232;F16J15/3252;F16J15/32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减震器 油封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油封件,包括抗油压密封圈和封油防尘密封圈,抗油压密封圈包括油封框架、金属骨架、支撑骨架和第一环形弹簧,封油防尘密封圈包括封尘框架、弯曲骨架、封尘部和第二环形弹簧,油封框架设置有外环边框、立壁和抗油压部,抗油压部设置有V型密封面,V型密封面最底部的抗压密封唇紧紧贴合在减震顶杆上,抗油压部外圈设置有第一压紧槽,第一压紧槽内部套设有第一环形弹簧,第一环形弹簧辅助压紧抗油压部,封尘框架包括外侧壁、端面、防尘唇和封油部,所述封油部外圈设置有第二压紧槽,第二压紧槽内部套设有第二环形弹簧,所述第二环形弹簧辅助压紧封油部,具备有效抗油压、密封油、防尘、防磨、实用寿命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油封件。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在国内道路环境下的车辆逐渐减少,大部分驾驶者都趋向于更加安全的汽车出行,只是大部分摩托车手是摩托车爱好者,喜爱其驾驶体验,由于摩托车数量的减少,不代表对摩托车性能也降低,相反地说,知名摩托车厂商更愿意投入更多的研发精力和成本在摩托车的驾驶性能上,包括抗颠簸性能、动力性能、安全性能等方便。
现有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需要采用较佳的油封配件,由于外有弹簧顶推,内有减震器油可能出现泄漏,并且充分抗油压,密封住减震器内的减震器油,防止油压过大,压爆密封件,并且防尘,防止外部粉尘通过真正顶杆进入减震器,甚至磨损减震顶杆造成内减震器油外泄,导致减震器失效,在既保证减震顶杆与内部弹簧顶推动力回收性能,又要控制内部减震器油不外泄漏,外部灰尘也不能进入减震器内部污染减震器油的技术需要,我们需要特别设计一种油封配件,并且减少减震顶杆与该油封配件的磨损、延长油封配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鉴于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需求,我们设计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油封件,具备有效抗油压、密封油、防尘、防磨、实用寿命长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油封件,包括紧密贴合的抗油压密封圈和封油防尘密封圈,所述抗油压密封圈包括油封框架、金属骨架、支撑骨架和第一环形弹簧,所述封油防尘密封圈包括封尘框架、弯曲骨架、封尘部和第二环形弹簧。
所述油封框架采用橡胶材质,一体设置有外环边框、立壁和抗油压部,所述外环边框内包括有呈L型的金属骨架,所述金属骨架包括外环骨架和立面骨架,所述立面骨架与立壁贴合布置,且立面骨架位于油封框架外表面,以保证减震器油不破坏抗油压密封圈的结构形状,以此提升本油封件的抗油压能力,
所述立壁与抗油压部之间设置有薄壁厚的绕曲部,提升封油部的抗弯曲性能,所述抗油压部设置有V型密封面,V型密封面最底部的抗压密封唇紧紧贴合在减震顶杆上,以保证抗油压部紧密按压在减震顶杆外圆柱壁上,抵抗减震器油对抗油压部的压力,
所述抗油压部外圈还设置有第一压紧槽,第一压紧槽内部套设有第一环形弹簧,所述第一环形弹簧辅助压紧抗油压部,保证抗油压部与减震顶杆外周以弹性可调的方式压紧配合,所述第一压紧槽外侧设置有第一叶尾,限定第一环形弹簧的位置,
所述封尘框架采用橡胶材质,包括一体连接的外侧壁、端面、防尘唇和封油部,所述弯曲骨架截面呈C型,包括外环弯曲骨架和立面弯曲骨架,并内嵌在封尘框架内,加强外侧壁和端面结构,封尘部和封油部与端面连接,所述封油部包括封油唇和二道封油唇,以密闭封堵减震器油向外泄漏,所述防尘唇朝向外部空间开设,截面呈矩形,且防尘唇贴合减震顶杆外壁,以保证对减震器外壁粉尘的隔绝,
所述封油部外圈设置有第二压紧槽,第二压紧槽内部套设有第二环形弹簧,所述第二环形弹簧辅助压紧封油部,保证封油部与减震顶杆外周以弹性可调的方式压紧配合,所述第二压紧槽外侧设置有第二叶尾,限定第二环形弹簧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立面骨架与绕曲部之间设置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与减震顶杆之间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奇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沃奇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134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装式罗拉辊
- 下一篇:一种墩柱混凝土养生滴灌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