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矩形与八边形交错吸能车载防撞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54008.0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49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马晴;亢寒晶;杨福宇;王新;龚帅;刘思源;胡学成;邓宝;闫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18;B60R19/24;B60R19/22;B60R19/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矩形 八边形 交错 车载 防撞垫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矩形与八边形交错吸能车载防撞垫结构,包括吸能盒、吸能框架、大梁锚固装置、旋转装置,吸能盒是薄板成型的八边形构件,吸能框架包括框架锚固件和吸能箱体,吸能框架为封闭箱体,若干个吸能盒填充在吸能框架内部,大梁锚固装置为截面形状“L”形钢结构,与车辆尾部大梁通过锚固螺栓固定,吸能框架与大梁锚固装置通过旋转装置及框架锚固件连接,旋转装置包括旋转轴和动力控制系统,动力件一端与大梁锚固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框架锚固件连接,吸能框架通过动力件控制实现与路面垂直和平行的旋转运动。该结构受撞后吸能效果好,吸能装置具备翻转功能,方便与车辆锚固和拆卸更换,有效减少被撞车辆前移,保障车辆前方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安全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位于车辆尾部防护作用的车载防撞垫。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飞跃式的增长和使用年限增长,公路养护作业成为公路发展的重要内容,养护工作量大,施工作业频繁,根据养护施工作业交通事故数据分析,车辆正常行驶追尾的事故占60%以上。包括临时定点作业、移动施工作业、绿化洒水和路面清扫等在内的施工和养护等工作,往往采用保通方式,作业车辆需要占用行驶车道,且移动作业时施工车辆普遍行驶车速仅有40~50km/h,极易发生后方车辆追尾和冲入施工区的事故,那么对于施工区人员的防护以及正常运营车辆的防护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阶段养护单位施工时,大部分采用的防护方式包括锥桶、水码,但是其仅能起到警示作用,无阻拦及防护缓冲效果;有的单位为了追求安全性,将混凝土墩拦截在道路上,在不方便安装拆卸的同时,如果后方车辆发生撞击事故,那么刚性混凝土将极大压缩车内乘员生存空间,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出于对施工人员、设备和过往司乘人员的安全考虑,车辆安装后置车载防撞垫的应用前景广阔,且防护功能是十分明显的。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甚少,尚无成熟的技术成果,国内少数公路养护部门也只是小量引进国外造价高昂的技术产品,并不能满足实际用量需求,且目前国内针对车载防撞垫的安全性能评价标准还未正式发布,而国外产品采用的是国外安全评价标准,其产品安全性能是否适应我国车多、车重、车速快的实际国情还有待验证。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公路实际需求,车载防撞垫需要对临时定点作业及车辆移动作业进行防护,也就是即可满足车辆正常行驶也可满足阻挡缓冲效果,本发明提出一种矩形与八边形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矩形与八边形交错吸能车载防撞垫结构,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
一种矩形与八边形交错吸能车载防撞垫结构,包括吸能盒、吸能框架、大梁锚固装置、旋转装置,所述吸能盒是通过薄板焊接或栓接成型的八边形构件,所述吸能框架包括框架锚固件和吸能箱体,所述吸能框架通过焊接或栓接组装为封闭箱体,若干个所述吸能盒填充在吸能框架的内部,所述大梁锚固装置为截面形状“L”形的钢结构,所述大梁锚固装置与车辆尾部的大梁通过锚固螺栓固定,所述吸能框架与所述大梁锚固装置通过所述旋转装置及框架锚固件连接,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轴和动力控制系统,动力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动力件,动力件一端与大梁锚固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框架锚固件连接,所述吸能框架整体以旋转轴为轴心,通过动力件的控制实现其与路面垂直和平行关系的旋转运动,所述车辆和吸能框架上设置警示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吸能盒包括隔板和折板,折板设置于隔板之间,折板通过折弯形成多边折角的板,隔板和折板通过焊接或栓接组装成截面形状为八边形和矩形的组件,八边形和矩形组件交错设置,每个八边形和矩形构件之间连成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540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