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矩形与八边形交错吸能车载防撞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54008.0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49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马晴;亢寒晶;杨福宇;王新;龚帅;刘思源;胡学成;邓宝;闫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18;B60R19/24;B60R19/22;B60R19/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矩形 八边形 交错 车载 防撞垫 结构 | ||
1.一种矩形与八边形交错吸能车载防撞垫结构,包括吸能盒(1)、吸能框架(2)、大梁锚固装置(3)、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1)是通过薄板焊接或栓接成型的八边形构件,所述吸能框架(2)包括框架锚固件(4)和吸能箱体(5),所述吸能框架(2)通过焊接或栓接组装为封闭箱体,若干个所述吸能盒(1)填充在吸能框架(2)的内部,所述大梁锚固装置(3)为截面形状“L”形的钢结构,所述大梁锚固装置(3)与车辆(6)尾部的大梁(7)通过锚固螺栓(8)固定,所述吸能框架(2)与所述大梁锚固装置(3)通过所述旋转装置及框架锚固件(4)连接,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轴(9)和动力控制系统(10),动力控制系统(10)包括至少两个动力件(17),动力件(17)一端与大梁锚固装置(3)连接,另一端与框架锚固件(4)连接,所述吸能框架(2)整体以旋转轴(9)为轴心,通过动力件(17)的控制实现其与路面(11)垂直和平行关系的旋转运动,所述车辆(6)和吸能框架(2)上设置警示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与八边形交错吸能车载防撞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1)包括隔板(13)和折板(14),折板(14)设置于隔板(13)之间,折板(14)通过折弯形成多边折角的板,隔板(13)和折板(14)通过焊接或栓接组装成截面形状为八边形和矩形的组件,八边形和矩形组件交错设置,每个八边形和矩形构件之间连成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与八边形交错吸能车载防撞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箱体(5)为背部开口的箱体,所述框架锚固件(4)插入吸能箱体(5)内,所述框架锚固件(4)背部设置四个限位耳环(15)和两个旋转耳环(18),限位耳环(15)上有贯通孔(16),每两个限位耳环(15)为一组,限位耳环(15)夹着动力件(17)的一端通过穿入翻转螺栓(19)连接并限位,旋转耳环(18)与限位耳环(15)错位设置,旋转耳环(18)与大梁锚固装置(3)通过穿入旋转轴(9)连接;所述吸能箱体(5)前端做倒角处理,范围0-40cm,前面为平面且设置警示装置(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与八边形交错吸能车载防撞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梁锚固装置(3)由竖边(20)和横边(21)组成“L”形的钢结构,竖边(20)和横边(21)相交位置整体成形,竖边(20)通过钢板组装成型,竖边(20)顶部预留卡槽(22),卡槽(22)两侧设置锚固螺栓孔,大梁(7)卡入卡槽(22)内,然后通过锚固螺栓(8)穿过锚固螺栓孔连接,横边(21)通过钢板组装成型,横边(2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贯通的旋转预留孔(23),旋转预留孔(23)与旋转耳环(18)通过旋转轴(9)连接,横边(21)底部两侧分别设置贯通的定位预留孔(24),动力件(17)的一端通过定位螺栓(25)穿入定位预留孔(24)形成连接并限位,横边(21)顶部还设置托槽(26),所述吸能框架(2)旋转至与路面(11)垂直时,限位耳环(15)嵌入托槽(26)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与八边形交错吸能车载防撞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控制系统(10)为液压系统,动力件(17)为液压油缸,动力件(17)由车辆(6)至吸能框架(2)方向斜向设置,通过液压油注入液压油缸内使液压杆推出,动力件(17)推动限位耳环(15),使吸能框架(2)以旋转轴(9)为轴心由竖直旋转为水平状态,当液压杆回到液压油缸内,动力件(17)拽动限位耳环(15),使吸能框架(2)以旋转轴(9)为轴心由水平旋转为竖直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与八边形交错吸能车载防撞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框架(2)与路面(11)垂直时的最顶端高度小于4.5m,所述吸能框架(2)的横向宽度小于车辆(6)的横向宽度,所述吸能盒(1)内部或填充缓冲材料(27),所述吸能框架(2)两侧或设置导向构件(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540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