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弦函数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10926597.1 | 申请日: | 2023-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41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谢伟东;谢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国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5/16 | 分类号: | F16H35/16;F16H2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1402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弦 函数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机构学和机械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弦机构。一种正弦函数积机构,曲柄以角速度ωsubgt;1/subgt;绕Osubgt;1/subgt;转动,第一连杆通过铰链副与曲柄连接于Osubgt;2/subgt;处,Osubgt;2/subgt;绕Osubgt;1/subgt;转动,第一连杆通过导轨副或铰链副与第一框架连接,第一框架通过导轨副与第二框架连接于Dsubgt;2/subgt;处,Dsubgt;2/subgt;在第二框架上直线移动,第二框架以角速度ωsubgt;2/subgt;转动,第二连杆通过铰链副与第一框架连接于Osubgt;3/subgt;处,Osubgt;3/subgt;在第一框架上的位置是固定的,第二连杆通过导轨副或铰链副与第三框架连接,第三框架通过导轨副与第四框架连接于Dsubgt;4/subgt;处,Dsubgt;4/subgt;在第四框架上直线移动,第三框架作直线往复运动。本发明解决了单一正弦机构的难以自动化变幅问题,提升了自动化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构学和机械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弦机构。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ZL200610050331.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滚动摩擦正弦机构,基于该专利技术开发的车辆减振器动态试验设备在我国汽车减振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充分证明了以“滚动摩擦正弦机构”为核心的动态试验设备的优异性能:正弦波精度高、承载能力强、机构寿命长、振动噪声低、使用维护成本低,尤其是与电液伺服技术相比,特别节能。但由于正弦机构的不易自动化变幅问题,影响了其在更多的工程领域应用,不能适用自动化发展需要。
再者,专利号为ZL201911242453.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幅正弦机构,试图解决正弦机构的不易自动化变幅问题。但是该技术方案与常见的“可调幅正弦机构”技术方案类似,仍然在单一正弦机构及其曲柄长度上做文章,并且曲柄在正弦机构工作时是个运动件,不宜安装自动化组件,因此该技术方案在工程上仍然不能改变“正弦机构不易自动化变幅”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正弦机构不易自动化变幅、不能适用自动化发展需要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弦函数积机构,不仅解决了单一正弦机构的难以自动化变幅问题,还将在更多的领域为正弦机构和其他类正弦机构的工程应用开辟新的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正弦函数积机构,包括曲柄、第一连杆、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二连杆、第三框架和第四框架,所述曲柄以角速度ω1绕O1转动,所述第一连杆通过铰链副与曲柄连接于O2处,所述O2绕O1转动,所述第一连杆通过导轨副或铰链副与第一框架连接,所述第一框架通过导轨副与第二框架连接于D2处,所述D2在第二框架上直线移动,所述第二框架以角速度ω2转动,所述第二连杆通过铰链副与第一框架连接于O3处,所述O3在第一框架上的位置是固定的,所述第二连杆通过导轨副或铰链副与第三框架连接,所述第三框架通过导轨副与第四框架连接于D4处,所述D4在第四框架上直线移动,所述第三框架作直线往复运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杆通过导轨副与第一框架连接于D1处,所述D1在第一框架上直线移动,所述D1移动方向与D2移动方向相互垂直。
或者是,所述第一连杆通过铰链副与第一框架连接于Q1处,所述Q1在第一框架上的位置是固定的。
再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杆通过导轨副与第三框架连接于D3处,所述D3在第三框架上直线移动,所述D3移动方向与D4移动方向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国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国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9265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