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感应透明冷却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10911464.7 | 申请日: | 202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66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毛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翊博奥(北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49/42 | 分类号: | H01J49/42;G21K1/00;F25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韩辉峰;李丹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谷一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感应 透明 冷却 方法 装置 | ||
本文公开一种电磁感应透明冷却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统一、通用的电磁感应透明冷却方法,实现了核自旋大于0的离子的基态冷却,能够获得兆赫兹量级的有效带宽,为大规模离子量子计算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离子阱技术,尤指一种电磁感应透明冷却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离子阱量子计算与量子模拟需要在离子阱中稳定囚禁离子晶体,并在多离子晶体中将每个简正模的声子态冷却到其基态或接近基态,即要求第m个简正模的平均声子数乃至;要冷却离子晶体,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多普勒冷却(DopplerCooling)方法,但多普勒冷却通常只能冷却到几个至几十个声子,无法将离子冷却到基态。为了实现基态冷却,通常被广泛选择的技术方式包括边带冷却(Resolved SidebandCooling)、偏振梯度冷却(Polarization Gradient Cooling)与电磁感应透明冷却(EITCooling)。
在相关技术中,技术人员借助拉曼跃迁来实施边带冷却;对单个离子,边带冷却能够将离子冷却到极低的声子数,理论上可以到达0声子态,但边带冷却的有效线宽很窄,通常不超过几十千赫兹,在大规模的离子晶体中,由于离子晶格的复杂性,本征振动频率众多;因此,要将每个模式都冷却到基态,需要不断调整边带冷却的频率,一个一个地冷却众多模式,极其低效。偏振梯度冷却受制于其理论限制,虽然能够突破多普勒冷却极限,但对于单离子最佳冷却极限仅为0.5个声子,多离子情况下甚至只能达到0.87个声子,其效果远差于边带冷却。电磁感应透明冷却技术是能够真正实现接近基态的宽带冷却方式;最早的电磁感应透明冷却理论限定在型三能级结构中,并在钙-40离子中得到了实验验证;钙-40离子的核自旋为0,因此利用其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各两个塞曼能级,配合偏振光,可以获得纯净的三能级系统,从而完美实施电磁感应透明冷却。对于更复杂的能级结构,例如具有1/2核自旋的镱-171离子,其基态和第一激发态各具有4个塞曼能级,因此更为复杂,直到近期才在实验中实现。电磁感应透明冷却技术能够实现宽频段的冷却,因此在大规模离子晶体中,电磁感应透明冷却技术能够直接同时冷却众多运动模式,而不必像边带冷却那样逐一进行冷却。但对于核自旋大于1/2的离子,如钡-137离子,由于更为复杂的能级结构,上述电磁感应透明冷却方案均不适用。
综上,对于核自旋大于0的离子量子比特,特别是核自旋大于1/2的离子种类,如何找到一种统一、有效的架构实现大规模离子晶体在宽频段的基态冷却,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该问题严重制约了新型离子的使用与开发,阻碍了离子阱量子计算规模的提升,阻碍了离子阱量子计算的应用发展。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感应透明冷却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大规模离子晶体在宽频段的基态冷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感应透明冷却的方法,包括:
在外加磁场下,对被囚禁在离子阱中的核自旋的离子,施加第一泵浦光、第二泵浦光、偏振激光和偏振激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翊博奥(北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翊博奥(北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9114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面波成像联合反演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地下水位观测井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