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染物原位化学修复多源信息动态监测装置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84054.8 | 申请日: | 202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8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鹏;毛德强;夏腾;郭丽莉;韦云霄;张家铭;王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耿鹏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物 原位 化学 修复 信息 动态 监测 装置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染物原位化学修复多源信息动态监测装置及测量方法,属于污染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监测箱、化学监测管、井间电极板、微型取样管及化学注药管。四个井间电极板垂直插入监测箱正面的电极板凹槽内,监测箱反面布设多个微型取样管,化学监测管位列监测箱内部的左右两侧,化学注药管位于监测箱的中部。本发明提供了地球物理监测阵列,可在实验室内获取污染物原位修复过程的地球物理、水化学和土壤指标等多参数变化值,有利于建立地球物理、水化学及污染浓度等参数的响应关系模型,提供了污染物原位化学修复过程的多源数据监测方案,为多源动态监测方法在修复场地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染物原位化学修复多源信息动态监测装置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污染地块的原位化学修复是实现土地资源再利用的前提条件,而修复过程的实时监测是评估污染物降解效果的重要保证。目前,污染地块原位化学修复过程的监测手段仍以传统的化学取样方法为主,成本高且监测参数单一,数据量有限,不利于原位化学修复过程的动态监测与实时评估。
为弥补传统监测方法的不足,相关研究人员逐步将成本低且调查数据量大的地球物理方法应用至环境修复项目中。污染物和修复剂的类型均会影响地球物理参数,直接改变监测目标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然而,目前污染地块修复过程的地球物理监测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缺少能够有效刻画污染物与修复剂反应过程的动态监测装置与方法,针对实验室内污染物修复过程的地球物理电极装置及测量阵列研究不足,尚未建立修复过程地球物理参数与化学监测参数的响应关系模型,不利于修复过程多源信息数据的正确解译,无法准确评估修复进程,间接影响了土地资源再利用的工作效率。
因此,亟需一种可有效模拟污染物原位化学修复过程的多源信息动态监测装置,以便建立地球物理参数与化学监测参数的关系模型,优化多源监测参数的解译体系,进而保证污染场地原位化学修复监测的实时性与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污染物原位化学修复多源信息动态监测装置及测量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染物原位化学修复多源信息动态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箱、化学监测管、井间电极板、微型取样管及化学注药管,
其中,至少设置四个井间电极板垂直插入监测箱正面的电极板凹槽内,而且每列电极板内等间隔插入多个微型电极,微型电极末端焊接测量导线;
所述监测箱反面布设多个所述微型取样管,所述微型取样管与所述监测箱螺纹连接,且前端设有储样槽;
所述化学监测管位列所述监测箱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化学监测管底部设有随机分布的液体渗出孔;
且所述化学注药管位于监测箱的中部,其底部设有随机分布的修复剂渗出孔。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箱五面封闭,顶面开口,反面、底面与左右两面厚度相同,正面厚度是反面厚度的1.2倍;而且所述监测箱内部长度设为x,高度设为z,宽度设为y,三者关系为xz3y。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井间电极板上等间距分布若干个直径相同的圆孔,其圆孔直径与微型电极直径一致,取值范围为3-5mm,所述的微型电极露出长度为2 mm。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储样槽侧面为半圆形,露出长度为1 cm,而且所述的化学监测管与化学注药管底端封闭,液体渗出孔的分布高度小于1/2倍的化学监测管高度,修复剂渗出孔的分布高度小于1/2倍的化学注药管高度。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染物原位化学修复过程的多源信息动态监测装置的测量方法,应用于任一项所述污染物原位化学修复过程的多源信息动态监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未经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840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