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染物原位化学修复多源信息动态监测装置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84054.8 | 申请日: | 202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8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鹏;毛德强;夏腾;郭丽莉;韦云霄;张家铭;王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耿鹏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物 原位 化学 修复 信息 动态 监测 装置 测量方法 | ||
1.污染物原位化学修复过程的多源信息动态监测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饱和后的干净土壤和污染土壤装入监测箱内,其中污染土壤装入监测箱的中间部位,其余部位均为干净土壤,其中,污染土壤的宽度与监测箱的宽度一致,均为y;
步骤2:基于电极阵列组合获取地球物理数据;通过化学监测管获取水位、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和pH数据;通过微型取样管收集土壤数据,获取土壤的污染指标参数;
步骤3:将化学注药管竖直插入体积为V污染的污染土壤内,保证修复剂渗出孔直接接触污染土壤,注药时间在15min左右,注入速率为V污染/15min;
步骤4:基于监测装置进行N次重复注药,每次注药后均重复步骤2的数据检测;
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在监测箱内部设置有若干从垂直方向上的加热丝,将温度相同的土壤放入到监测箱的内部,并保持土壤的温度至预设温度,其中污染土壤装入监测箱的中间部位,其余部位均为干净土壤;通过电极阵列组合获取地球物理数据,并获取原先污染土壤的浓度数据,将所述地球物理数据与原先污染土壤的浓度数据进行对比,得到偏差率,构建各温度值之下的地球物理数据与原先污染土壤的浓度数据之间的偏差率曲线;根据所述偏差率曲线获取各温度值之下的电极阵列组合产生的偏差率,并将所述各温度值之下的电极阵列组合产生的偏差率存储到数据库中;
还包括以下步骤:
保持监测箱内部的温度值相同,往监测箱内输入多种污染类型的土壤,其中污染土壤装入监测箱的中间部位,其余部位均为干净土壤;通过电极阵列组合获取地球物理数据,并获取原先污染土壤的浓度数据,将所述地球物理数据与原先污染土壤的浓度数据进行对比,得到偏差率;根据所述偏差率构建不同污染类型对于微型电极的采集影响偏差曲线,从偏差曲线中获取不同污染类型对于微型电极的采集影响相关性;
所述污染物原位化学修复过程的多源信息动态监测装置包括:
监测箱、化学监测管、井间电极板、微型取样管及化学注药管,
其中,至少设置四个井间电极板垂直插入监测箱正面的电极板凹槽内,而且每列电极板内等间隔插入多个微型电极,微型电极末端焊接测量导线;
所述监测箱反面布设多个所述微型取样管,所述微型取样管与所述监测箱螺纹连接,且前端设有储样槽;
所述化学监测管位列所述监测箱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化学监测管底部设有随机分布的液体渗出孔;
所述化学注药管位于监测箱的中部,其底部设有随机分布的修复剂渗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物原位化学修复过程的多源信息动态监测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箱五面封闭,顶面开口,反面、底面与左右两面厚度相同,正面厚度是反面厚度的1.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物原位化学修复过程的多源信息动态监测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箱内部长度设为x,高度设为z,宽度设为y,三者关系为xz3y。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物原位化学修复过程的多源信息动态监测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间电极板上等间距分布若干个直径相同的圆孔,其圆孔直径与微型电极直径一致,取值范围为3-5mm,所述的微型电极露出长度为2 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物原位化学修复过程的多源信息动态监测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样槽侧面为半圆形,露出长度为1 cm,而且所述的化学监测管与化学注药管底端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物原位化学修复过程的多源信息动态监测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渗出孔的分布高度小于1/2倍的化学监测管高度,修复剂渗出孔的分布高度小于1/2倍的化学注药管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未经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840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