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具有拮抗幽门螺旋杆菌能力的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861908.0 申请日: 2023-07-14
公开(公告)号: CN116606781A 公开(公告)日: 2023-08-18
发明(设计)人: 程淑敏;段治;郭超群;王倩;步欣萍 申请(专利权)人: 潍坊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61K35/747;A61P1/04;A61P31/04;A61P39/06;A23L33/135;C12R1/2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1500 山东省潍坊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拮抗 幽门 螺旋 杆菌 能力 植物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功能微生物筛选与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具有拮抗幽门螺旋杆菌能力的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应用。所述菌株对胃肠道环境耐受性强,能有效降解胆固醇,抗氧化效果显著,还能明显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和粘附作用。所述菌株已于2023年4月10日保藏于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23501,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或药品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微生物筛选与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对幽门螺旋杆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在食品、保健品和药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幽门螺旋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存在于胃上皮中,能够穿过表层粘液,同时也寄居在粘液下在胃上皮表面生存。这种细菌主要以鞭毛定植在胃、口腔或肠黏膜等部位,是微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后根治难度较大,患者容易反复发作,病程持续发展成消化性溃疡或萎缩性胃炎,甚至进展成胃癌,对广大患者造成极大的困扰。幽门螺旋杆菌通过分泌过氧化氢酶,脂肪酶,蛋白水解酶及毒素等均会损伤胃黏膜上皮细胞。10-20%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最终可能会患上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尤其是在癌病变前可以有效降低癌症发生的危险。

目前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的方法有三联疗法,含铋或不含铋(伴随疗法、序贯疗法和混合疗法)四联疗法和双重疗法。标准的治疗方式仍然是一种质子泵加两种抗生素的方式。但是,随着抗生素使用的增多,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也在尽量减少或者避免抗生素的乱用。此外,临床治疗时用抗生素治疗的复发率高,多数患者的病情反复,幽门螺旋杆菌反复感染而导致治疗难度增加。而且患者用药后常常发生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也使得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越发的困难。虽然已经有从开发新的抗生素代替传统的抗生素或在治疗中加入强抗菌剂(铋化合物)或者使用新的质子泵来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率的研究,但同时也因此增加了其他的副作用(尤其是铋化合物存在时)。而且新抗生素的引入也让人们产生了新的担忧。因此抗幽门益生菌的方式方法对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非常重要。

近年临床推荐用益生菌类药物辅助治疗胃炎,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益生菌是处理胃肠道疾病的新兴替代品,它们通过修饰微生物群起作用,作为抗菌剂或免疫调节剂。报道表明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益生菌能将幽门螺旋杆菌有效灭杀,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强患者的胃炎康复。国内研究报道,乳酸菌的某些菌株具有缓解抗生素副作用的效果,同时,外文中也有报道说某些乳酸菌可以协同抗生素和质子泵(主要是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布拉酵母菌)联合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根除率,还可以减少抗生素引起的副作用。

目前市面上已有多种可以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微生物产品,但普遍存在胃液耐受能力较差的劣势,而益生菌菌株必须满足一定的生存和活力要求,才能在消化管道内成功到达胃上皮处,发挥抑菌作用。因此,筛选耐酸性强、对幽门螺旋杆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益生菌仍是当前的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新的具有拮抗幽门螺旋杆菌功能的植物乳植杆菌( 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所述菌株对胃肠道环境耐受性强,能有效降解胆固醇,抗氧化效果显著,还能明显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和粘附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食品、保健品或药品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分离自酸面团,命名为植物乳植杆菌( 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VHProbi S26株,已于2023年4月10日保藏于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23501。

所述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S26株,其16s rDNA序列为SEQ ID NO: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61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