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术器械盒及手术器械缆线布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810512.3 | 申请日: | 202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0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民;杨英侃;王炳强;王树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威高手术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H02G1/08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李沫 |
地址: | 264211 山东省威海市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器械 缆线 布设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术器械盒及手术器械缆线布设方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手术器械盒包括底座、传动轴、导向轮和缆线对;传动轴均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导向轮设置于多根传动轴的外围;第一缆线围绕多根传动轴中的相应传动轴缠绕,且对应的第二缆线围绕相应的传动轴反向缠绕;导向轮的远侧设置的至少两根传动轴对应的缆线对由第一导向轮或第二导向轮接收并实现汇聚;导向轮的近侧设置的至少一根传动轴对应的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经变向后分别由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接收并实现汇聚。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缆线布设不当可能出现互相干涉或纠缠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缆线布设简单且不易发生缠绕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术器械盒及手术器械缆线布设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中,机器人末端连接的手术工具穿过人体表面的创口或者自然孔道进入人体,对人体内的组织进行操作。这种手术工具主要由位于前端的安装在腕部机构上的末端执行器或末端工具、为前端提供多个自由度运动的腕部机构、从器械后端延伸到前端的主管路以及器械后端的动力和传动装置等组成。
一些技术中,前端执行器和腕部机构通常通过固定在其上的多根缆线来驱动,这些缆线贯穿在手术工具的主管路内并由后端的动力和传动装置来驱动,显然地,自由度要求越多,缆线的布设就越复杂,缆线布设不当可能出现互相干涉或纠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器械盒及手术器械缆线布设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缆线布设不当可能出现互相干涉或纠缠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术器械盒,包括:底座、传动轴、导向轮和缆线对;
所述传动轴设置为多根,多根所述传动轴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
所述导向轮设置于多根所述传动轴的外围,所述导向轮包括分层布置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
所述缆线对包括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所述第一缆线围绕多根所述传动轴中的相应传动轴缠绕,且对应的第二缆线围绕相应的传动轴反向缠绕;
所述导向轮的远侧设置的至少两根传动轴对应的缆线对由所述第一导向轮或所述第二导向轮接收并实现汇聚;
所述导向轮的近侧设置的至少一根传动轴对应的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经变向位置变向后分别由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接收并实现汇聚。
进一步的,所述变向位置所处高度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两者轴线之间,并且,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分别对应的变向位置所在高度不同以使两者在传动轴线方向上无交叉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所述导向轮相对的位置处可转动地设置有自转丝轴,所述自转丝轴与所述传动轴相平行设置;
多根所述传动轴中的一根传动轴对应的第一缆线由所述自转丝轴接收并绕其缠绕,且对应的第二缆线被接收并绕其反向缠绕;
其中,实现汇聚的缆线均汇聚于所述自转丝轴中。
进一步的,所述自转丝轴的外周侧同轴套设有两者可相对转动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底座;
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设置为四根,四根所述传动轴呈矩形或梯形阵列布置;
所述自转丝轴设置于四根所述传动轴围成的矩形或梯形的中心轴线上,或者,偏离所述中心轴线预设距离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轮套设于第一销轴,所述第二导向轮套设于第二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第二销轴分层且交叉布置;
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的布线槽分别朝向所述导向轮的远侧设置的两根传动轴以分别引导对应的缆线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威高手术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威高手术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10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