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充电效率和相关资源利用率的能量岛组串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810032.7 | 申请日: | 202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5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峰;姜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硕睿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B60L5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1 | 代理人: | 卓邦荣 |
地址: | 252001 山东省聊城市高新区九州街道黄山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充电 效率 相关 资源利用率 能量 岛组串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提升充电效率和相关资源利用率的能量岛组串结构,包括充电枪,充电枪的外部连接有第二接头,第二接头串联连接有通路开关,通路开关的远离第二接头的一端串联连接有第一接头,第一接头远离通路开关的一端桥接有直流接触器的开关切换模块,直流接触器的开关切换模块外部桥接有充电模块;本发明通过桥接解决了环网结构中间直流接触器工作后,后面不能形成闭环工作,充电模块借调性差和利用率低的资源浪费现象,并且在能量岛之间也可进行桥接构成能量岛群,且相互直接可以实现各模块调度,提升了对模块利用率,达到了小功率调度实现大功率效果,同时解决了车位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充电效率和相关资源利用率的能量岛组串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维持新能源电动汽车能源补给,保障新能源汽车便利畅行的重要后勤部分。新能源电动汽车配套的能源补给设施——充电桩,成为国内外商业资本关注的重点。在商场、居民停车场、公共楼宇等地方,设置合理的充电桩,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增长,刺激下沉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同时有利于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和能源节能。
在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实际场景中,经常会出现油车占位和新能源汽车充完电移车不及时的情况,另外,在城市环境中,车位本身属于稀缺资源,充电站设立专用车位,因本身充电特性和充电规律性,车位利用率较低。为了提升车位利用率和解决占位问题,设计了一款枪数多于模块数且通过优化调度逻辑,实现有效提升车位利用率和充电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充电效率和相关资源利用率的能量岛组串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升充电效率和相关资源利用率的能量岛组串结构,包括充电枪,所述充电枪的外部连接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串联连接有通路开关,所述通路开关的远离第二接头的一端串联连接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远离通路开关的一端桥接有直流接触器的开关切换模块,所述直流接触器的开关切换模块外部桥接有充电模块。
优选的,所述直流接触器之间通过开关切换模块桥接形成环形布局,所述数量相同的直流接触器、第一接头、通路开关、第二接头及充电枪形成一个模块组,三个所述模块组构成一个能量岛。
优选的,所述充电枪和充电模块的数量比值为3:2,所述充电枪的数量和停车位的数量相同,所述N能量岛之间通过桥接进行连接形成能量岛群,所述N为正整数,N≥2,八个所述充电模块构成一个充电模块组,所述该充电模块组相邻的直流接触器构成一个直流接触器组。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能量岛组串结构充电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内部设置有调度模块、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相关联模块的工作状态,所述调度模块用于判断并调取模块进行充电工作,且在没有可调度的模块时转换为等待状态,所述处理器与充电模块依次建立连接,所述处理器与直流接触器的开关切换模块建立连接,所述处理器与充电枪依次建立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能向充电模块及直流接触器的开关切换模块发送指令,并在充电模块和充电枪通过第一接头、通路开关、第二接头连通后接收充电枪的反馈信息确认车辆充电状态,所述在处理器检测到充电模块对连接的车辆充电完成后,会发出指令将充电模块调度到需要充电的枪对车辆进行充电,此过程中相应的直流接触器的开关切换模块在处理器的指令下完成状态切换。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在接收用户车辆信息时会结合相关联模块的工作运行状态确定能否为用户车辆进行充电及是否归入等待队列,同时处理器会基于时间顺序对等待的车辆进行任务排序,且用户可选择是否进入特殊序列(特殊序列中为车辆充电的价格标准与常规任务序列不同),所述处理器会在可为新的车辆进行充电时优先为特殊序列中的车辆提供服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硕睿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硕睿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100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