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船舶统一基准点控制精度的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82838.X | 申请日: | 2023-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2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宋新政;王祥学;雷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3/20 | 分类号: | B63B73/20;B63B73/43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船舶 统一 基准点 控制 精度 方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船舶统一基准点控制精度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船舶各分段、总段以及全船的理论模型。并预制船舶分段;完成所有分段的制作,采集所有分段的实际三维坐标。将采集的分段实际三维坐标与理论模型的三维坐标进行对比,对分段进行二次加工;完成分段的总组作业;使全船的理论中心线与船坞中心线一致;通过全站仪找到全船的理论艉垂线、理论中心线与船体底部水平面的交点,将该点设为全船的统一基准点;确定起始总段,并对其进行精确定位;以起始总段为起点,建造环形船体;以已经完成的环形船体为起点,分别向船艏和船艉方向依次建造环形船体,最终完成船体的制作。使用本方法提高了搭载精度和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船舶统一基准点控制精度的方式。
背景技术
现有的船舶搭载精度控制技术,在分段总组时,只考虑解决分段之间搭载间隙及端口平行问题,导致最终形成的总段在外轮廓线上会积累更多的精度偏差,迫使总段与总段合拢时,需要先对总段进行二次切割,修正总段精度的偏差。同时,现有的船舶搭载精度控制技术没有统一的基准点,每一个总段都需要浪费大量时间确定搭载定位的精度,并且总段与总段焊接合拢后,由于搭载定位的偏差,还需要进行二次切割加工。
现有技术施工周期长,搭载精度较差,总段之间间隙超差问题严重,大量的二次修正工作使船舶的总体施工品质较差,施工效果较低,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型船舶统一基准点控制精度的方式,提高了搭载精度和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型船舶统一基准点控制精度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结构详细设计图纸分别建立船舶各分段、总段以及全船的理论模型,并根据各分段的理论模型预制船舶分段;
步骤2,完成所有分段的制作,使用全站仪对所有分段对应的数据采集点进行精度扫描,采集所有分段的实际三维坐标;
步骤3,将采集的所有分段的实际三维坐标与理论模型的三维坐标进行对比,对实际三维坐标超出理论模型的分段进行二次加工,将超出的部分实行切割处理,使分段完工尺寸尽量与理论模型一致,对不一致的位置进行记录流转;
步骤4,利用总段的理论模型,通过全站仪对分段进行精确定位,使每个总段的实际外部轮廓线和理论外部轮廓一致,完成分段的总组作业;
步骤5,总段吊上船坞前,在船坞上用激光经纬仪划出船坞的中心线,并利用全站仪确定全船在船坞上的理论三维坐标,并使全船的理论中心线与船坞中心线一致;
步骤6,通过全站仪找到全船的理论艉垂线、理论中心线与船体底部水平面的交点,将该点设为全船的统一基准点;
步骤7,在全船艉部的双层底总段中选择一个作为起始总段,将起始总段吊装放置在船坞上,参照统一基准点,通过全站仪对起始总段进行精确定位;
步骤8,以起始总段为起点,沿船宽方向将与起始总段相邻的总段进行吊装,对与起始总段相邻的总段进行精确定位,完成精确定位后与起始总段焊接合拢,从双层底开始向两侧,最终延伸至船体顶部,将其余总段依次精确定位,并焊接合拢,形成环形船体;
步骤9,以已经完成的环形船体为起点,分别向船艏和船艉方向依次建造环形船体,最终完成全部船体的制作。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分段的总组作业,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以总段模型为基准,在组成总段外轮廓线的分段模型上设置基准点,每个分段均设置有三个用来表示理论X、Y、Z三维坐标的基准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828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