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船舶统一基准点控制精度的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82838.X | 申请日: | 2023-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2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宋新政;王祥学;雷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3/20 | 分类号: | B63B73/20;B63B73/43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船舶 统一 基准点 控制 精度 方式 | ||
1.一种大型船舶统一基准点控制精度的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结构详细设计图纸分别建立船舶各分段、总段以及全船的理论模型,并根据各分段的理论模型预制船舶分段;
步骤2,完成所有分段的制作,使用全站仪对所有分段对应的数据采集点进行精度扫描,采集所有分段的实际三维坐标;
步骤3,将采集的所有分段的实际三维坐标与理论模型的三维坐标进行对比,对实际三维坐标超出理论模型的分段进行二次加工,将超出的部分实行切割处理,使分段完工尺寸尽量与理论模型一致,对不一致的位置进行记录流转;
步骤4,利用总段的理论模型,通过全站仪对分段进行精确定位,使每个总段的实际外部轮廓线和理论外部轮廓一致,完成分段的总组作业;
步骤5,总段吊进船坞前,在船坞上用激光经纬仪划出船坞的中心线,并利用全站仪确定全船在船坞上的理论三维坐标,并使全船的理论中心线与船坞中心线一致;
步骤6,通过全站仪找到全船的理论艉垂线、理论中心线与船体底部水平面的交点,将该点设为全船的统一基准点;
步骤7,在全船艉部的双层底总段中选择一个作为起始总段,将起始总段吊装放置在船坞上,参照统一基准点,通过全站仪对起始总段进行精确定位;
步骤8,以起始总段为起点,沿船宽方向将与起始总段相邻的总段进行吊装,对与起始总段相邻的总段进行精确定位,完成精确定位后与起始总段焊接合拢,从双层底开始向两侧,最终延伸至船体顶部,将其余总段依次精确定位,并焊接合拢,形成环形船体;
步骤9,以已经完成的环形船体为起点,分别向船艏和船艉方向依次建造环形船体,最终完成全部船体的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船舶统一基准点控制精度的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分段的总组作业,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以总段模型为基准,在组成总段外轮廓线的分段模型上设置基准点,每个分段均设置有三个用来表示理论X、Y、Z三维坐标的基准点;
步骤402,找到各分段与理论X、Y、Z三维坐标对应的数据采集点,并在数据采集点贴上光标纸;
步骤403,将分段按照总组要求吊装至相应位置;
步骤404,使用全站仪依次扫描各分段的数据采集点,采集所有分段的实际X、Y、Z三维坐标;
步骤405,调整各分段的位置,使各分段的实际X、Y、Z三维坐标与理论X、Y、Z三维坐标一一对应,保证实际总段的外轮廓线与理论总段的外轮廓线重合;
步骤406,对各分段的合拢口进行切割处理,使各合拢口之间相互平行,在两个合拢口之间装配引熄弧板,并对相邻的两个分段进行焊接,最终完成分段的总组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船舶统一基准点控制精度的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对起始总段的精确定位,包括以下步骤:步骤701,在全船模型中找到起始总段,并在起始总段上设置三个用来表示理论x、y、z三维坐标的基准点,并分别计算出三个基准点与统一基准点之间的距离;
步骤702,将起始总段吊装至船坞,并找到起始总段上与理论x、y、z三维坐标对应的三个数据采集点,在数据采集点上贴上光标纸;
步骤703,使用全站仪扫描起始总段的数据采集点,采集起始总段的实际x、y、z三维坐标,并分别计算出三个数据采集点与统一基准点之间的距离;
步骤704,通过对比三个基准点与统一基准点之间的距离与三个数据采集点与统一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在确保不影响后续总段搭载的范围内,计算出起始总段需要调整移动的距离;
步骤705,根据步骤704中计算出的距离,进一步调整起始总段的位置,完成起始总段的精确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型船舶统一基准点控制精度的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与起始总段相邻的总段以及其余总段,其精确定位的步骤与起始总段精确定位的步骤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828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