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化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2310759948.4 | 申请日: | 202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4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洋钢;张艳;李吉泉;仲琦;叶紫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海东造船厂 |
主分类号: | B63J2/12 | 分类号: | B63J2/12;H05K7/20;B01D29/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船舶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化船舶,其包括船舶外部环境感知模块、船舶内部环境感知模块、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数据展示模块、信息输入/输出接口。船舶外部环境感知模块用于获取水面交通情况、气象条件以及船舶航行方位,船舶内部环境感知模块用于检测船舶航行状态、船体状况以及燃油等,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可对船舶外部环境感知模块和船舶内部环境感知模块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有机融合并存储,数据展示模块可以在增强现实显示模块中生动直观的展示相关内容,对船舶进行全方位监控为智能船舶控制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可以实现船舶航行环境信息获取、船舶航行状态信息获取、感知数据融合及存储、辅助决策等功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船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化船舶。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船舶智能化被视为未来用于改善水路运输的一项重要举措。智能船舶要求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全面感知,并基于所感知的信息及时做出相应地有效操作来保障航行安全。智能化船舶全面感知技术应运而生,智能化航行感知系统结合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全面感知船舶航行的外部环境和船舶的内部状态,并将信息实时反馈给服务器进行处理,并为船舶驾驶及管理人员提供参考,辅助决策,为船舶航行和船载设备运行提供安全保障,有利于提高船员警戒性,保障安全效益,避免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
但是,服务器一般设置在机舱的集控室内,由于服务器工作时会通过大量的电流,进而产生大量的热量,大量热量在机舱的集控室内不易散失导致了服务器内部温度上升,服务器长期在高温环境下会缩短使用寿命。服务器温度越高,功耗会越大,进而导致温度持续升高,产生恶性循环,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服务器烧毁,从而导致服务器无法正常工作,智能化航行感知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散热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化船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化船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化船舶,包括船体、集控室、水箱、进水管、散热管和出水管,所述船体设有安装腔,所述集控室连接于安装腔的内壁,所述水箱连接于集控室,所述进水管的一端用于供海水进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入安装腔内并连通于水箱,所述散热管的一端连通于水箱,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连通于出水管的一端,所述散热管的外壁连接于集控室的外壁,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海水,所述进水管的高度大于出水管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水从进水管涌入水箱内,由于进水管和出水管的高度差,水箱内的海水受重力作用,从散热管流向出水管,再从出水管排出至海水,散热管内流通的海水实现对集控室的持续性散热,提高了集控室的散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伸入海水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开口朝向船体船尾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船体在前进的过程中,海水不易从出水管倒涌进入散热管内,且便于排出船体内的海水。
优选的,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连接于出水口的内壁并覆盖出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能够减少海水里的小鱼小虾进入出水管的概率,小鱼小虾进入出水管易导致出水管堵塞不易排水。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伸入海水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开口朝向船体船头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船体在前进的过程中,海水易从进水管涌入水箱内,便于不断将外界温度较低的海水引入,实现对集控室的降温,提高了集控室的散热效率。
优选的,还包括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连接于进水口的内壁并覆盖进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能够减少海水里的杂物随着海水一起涌入进水管的概率,杂物进入进水管易导致进水管堵塞,从而影响集控室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海东造船厂,未经国营海东造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599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