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控制装置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60378.3 | 申请日: | 202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4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泰;崔玉龙;蒋博文;石艳红;彭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英静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及车辆,应用于控制领域,各个单车控制模块依次连接,总控制模块分别与各个单车控制模块连接;单车控制模块根据总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工作,在总控制模块发送的信号错误或不发送控制信号时,与驾驶室连接的车厢的单车控制模块用于接收驾驶员发送的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单车控制模块连接构成的通信链路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其他的单车控制模块。其他的单车控制模块屏蔽总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根据与驾驶室连接的车厢的单车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车辆,避免车辆因总控制模块出现故障后影响车辆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动车组紧急行车控制功能主要通过贯穿硬线和继电器结构设计,硬线上设置有继电器,每个继电器设置在对应的车厢上,继电器之间并联连接。在驾驶员通过对应功能的硬线发送指令时,硬线上的继电器根据指令导通或关断,实现驾驶员在驾驶室控制多个车厢。由于硬线贯穿结构导致线缆长度较长,故障时无法实现故障单点隔离,只能将出现故障的继电器所在的硬线上全部的继电器都隔离。同时继电器集成电路板存在烧损的风险,且改造可能会涉及电路板的废弃与重制或外部接线的改动,提升改造成本。采用继电器和贯穿硬线实现车辆紧急行车控制时,司机无法获取到行车速度,只能目视行车,行车速度限制在80km/h,严重影响运营秩序和速度。综上,硬线连接继电器会导致在某个继电器出现故障时,总控制模块将一整条硬线的继电器全部隔离,控制不方便。同时,当总控制模块出现故障时,整个车辆的控制将瘫痪,车辆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及车辆,在总控制模块发送的信号错误或不发送控制信号时,单车控制模块根据与驾驶室连接的车厢的单车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车辆,避免车辆因总控制模块出现故障后影响车辆的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车辆的每个车厢中的单车控制模块及设置于所述车辆的驾驶室中的总控制模块;
各个所述单车控制模块之间依次连接,所述总控制模块分别与各个所述单车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总控制模块用于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所述单车控制模块,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牵引信号及制动信号;
与所述驾驶室连接的车厢中的所述单车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总控制模块出现故障时屏蔽所述总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接收驾驶员发送的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单车控制模块连接构成的通信链路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所述单车控制模块;
除与所述驾驶室连接的车厢之外的其他车厢的所述单车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总控制模块出现故障时屏蔽所述总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
优选的,所述单车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器及第二处理器;
与所述驾驶室连接的车厢中的所述第一处理器及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总控制模块出现故障时屏蔽所述总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接收驾驶员发送的控制信号,并在所述第一处理器及所述第二处理器输出的控制信号一致时将通过所述单车控制模块连接构成的通信链路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所述单车控制模块;
除与所述驾驶室连接的车厢之外的其他车厢的所述第一处理器及所述第二处理器之外的所述单车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总控制模块出现故障时屏蔽所述总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
优选的,所述单车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输入采集模块、第一输入自检模块、第二输入采集模块及第二输入自检模块;
所述第一输入采集模块的第一端接入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一输入采集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输入自检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自检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输入采集模块的第三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603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