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乘用车在助力失效状态下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59958.0 | 申请日: | 202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42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金平;王雷;何晓引;魏国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B60T17/2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乘用车 助力 失效 状态 制动 距离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乘用车在助力失效状态下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属于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给定初始参数;计算MFDD(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计算制动协调阶段的制动距离;计算制动建立阶段的制动距离;计算制动保持阶段的制动距离;计算总的制动距离。该方法通过结合不同助力器及制动器厂家的经验值,计算结果更贴合实车测量结果,为前期设计开发阶段提供数据依据,缩短验证周期,能够在车辆开发阶段确认乘用车此性能是否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或者车辆开发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乘用车在助力失效状态下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快速发展,车辆的安全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车辆的制动系统在车辆安全行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车辆在助力失效状态下的制动距离”是评价车辆安全性能好坏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在助力失效状态下的制动距离是衡量汽车制动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GB21670中所要求的试验项目。在助力失效状态下的制动距离是一个制动系统性能,在车辆开发阶段,需要将此性能目标分解到相关零部件的性能参数,只有各零部件达到相应的性能参数,整车在助力失效状态下的制动距离目标才能够达成。因此它的计算方法至关重要。
车辆在助力失效状态下的制动距离不仅与制动系统效能有关,与系统空行程、制动器及助力器的反应时间也有密切关系。
目前在助力失效状态下制动距离的计算多采用制动器、助力器的经验数据,在进行整车试验前,无法精确预测车辆在助力失效状态下的制动距离,也就无法实现正向开发。因此,在前期开发阶段需要一种计算方法进行计算验证,从而明确各个制动系统零部件开发方案。
基于此,亟需一种在助力失效状态下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乘用车在助力失效状态下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给定初始参数;计算MFDD(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计算制动协调阶段的制动距离;计算制动建立阶段的制动距离;计算制动保持阶段的制动距离;计算总的制动距离。该方法通过结合不同助力器及制动器厂家的经验值,计算结果更贴合实车测量结果,为前期设计开发阶段提供数据依据,缩短验证周期,能够在车辆开发阶段确认乘用车此性能是否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或者车辆开发的目标。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乘用车在助力失效状态下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车辆开发需求,设定制动系统零部件的性能参数;
S2.将整个制动阶段按照车辆的速度分为三个阶段;
S3.计算整个制动阶段的MFDD和制动距离S。
进一步的,车辆开发需求包括:空载质量、设计质量、轴荷比例、质心高度、满载质量和车轮滚动半径。
进一步的,三个阶段包括:T1阶段、T2阶段和T3阶段;
进一步的,整个制动阶段T是从制动初始时刻到车辆速度为0时刻,所经时间为t,制动距离为S,车辆的制动初速度为V0;
进一步的,T1阶段是从制动初始时刻到车辆具有减速度时刻,所经时间为t1,制动距离为S1;T2阶段是从车辆具有减速度时刻到车辆减速度达到阈值,所经时间为t2,制动距离为S2;T3阶段为车辆减速度达到阈值到车辆速度为0时刻,所经时间为t3,此阶段的减速度为d3,制动距离为S3。
进一步地,阈值为在制动踏板操纵力=500N时车辆减速度所能达到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599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I人工智能燃气安全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循环生产磷酸脲的循环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