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十层Hairpin式扁铜线绕组电机定子总成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646056.3 | 申请日: | 2023-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67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 发明(设计)人: | 谢百年;欧梅婧;徐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达可尔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3/28 | 分类号: | H02K3/28;H02K1/16;H02K3/14;H02K3/04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姜瑞祥 |
| 地址: | 31545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airpin 铜线 绕组 电机 定子 总成 | ||
1.一种十层Hairpin式扁铜线绕组电机定子总成,该扁铜线绕组电机定子总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绕组、绝缘纸、异型铜排和三相连接线汇流排,所述定子铁芯内侧在周向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沿着自身轴向延伸的定子槽,每一个定子槽内设置有若干层导体;定子绕组由定子槽的槽内导体部分和定子铁芯两侧的端部导体部分构成,所述定子绕组是三相绕组,包括U相、V相、W相三相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的每个定子由U相、V相、W相三相绕组按照“Y型”接法形成回路,每相由4支路绕组并联,分别对应U1,U2,U3,U4;V1,V2,V3,V4;W1,W2,W3,W4;每个支路绕组跨距间隔为长短距交替:8-5-6-5,6-5-8-5;每个支路对应的绕组连接层数从最外层到最内层依次定义为a,b,c,d,e,f,g,h,i,j,72个槽对应编号依次为1,2,3……70,71,72;绕组入槽顺序时,用a1表示最外层的第1槽,b1表示第2层的第1槽,……依次类推;每个支路的单个成型绕组跨两层,十层分五组,五组以串联方式连接形成一个支路完整回路;所述定子铁芯为72槽定子铁芯,所述“Y型”接法,首端四路并联后分别形成W、V、W三相引出,尾端以中性点连接,对应两个中性点,内层连接为内层中性点N1,外层连接为外层中性点N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层Hairpin式扁铜线绕组电机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与定子铁芯通过绝缘纸绝缘同时引出U相、V相、W相三个相首端,三个相首端与三相线汇流排对应连接点通过焊接固定;所述三相连接线汇流排通过卡扣头与定子铁芯外侧的卡扣槽配合定位并固定,所述三相连接线汇流排为通过注塑后形成的总成零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十层Hairpin式扁铜线绕组电机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连接线汇流排底部至少设有两个卡扣头,卡扣头的圆柱筋外侧设有大于圆柱筋直径的卡扣边,三相塑料汇流排的三相连接线汇流排处孔口分别设有凸起高出的加强圈,或者U相、V相、W相的出线端一侧加强筋与该侧对应出线端一体注塑成型,并露出U相、V相、W相引出处未端接线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层Hairpin式扁铜线绕组电机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连接线汇流排的U相、V相、W相引出处未端接线处分别设有椭圆安装孔位,椭圆安装孔位对齐呈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层Hairpin式扁铜线绕组电机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内径一侧的内层中性点N1通过内层异型铜排以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所述定子绕组外径一侧上方的外层中性点N2通过外层异型铜排以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所述异型铜排弯曲弧度与所述三相连接线汇流排的U相、V相、W相对应出线端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十层Hairpin式扁铜线绕组电机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连接线汇流排的U相、V相、W相一端向内向上弯曲翘起,并对齐呈弧形;三相连接线汇流排的U相另一端位于一侧凸起呈Y形,并向内向上弯曲翘起,位于三相连接线汇流排的V相、W相另一端内侧,三相连接线汇流排的V相、W相另一端向外向上弯曲翘起,分别呈L形,并对齐呈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十层Hairpin式扁铜线绕组电机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铜排的中性点连接具体如下:U相出线端(out)U1支路j68,U2支路j69;V相出线端(out)V1支路j72,V2支路j1;W相出线端(out)W1支路j4,W2支路j5,六个出线端通过一个异型铜排连接为内层中性点N1;U相出线端(out)U3支路a7,U4支路a8;V相出线端(out),V3支路a11,V4支路a12;W相出线端(out)W3支路a15,W4支路a16,六个出线端通过另一个异型铜排连接为外层中性点N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层Hairpin式扁铜线绕组电机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设有NTC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达可尔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达可尔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460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列车制动系统分布式协同分析平台
- 下一篇:一种绿色环保水性银墨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