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42417.7 | 申请日: | 2023-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87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素琴;梁巧钰;徐嘉敏;黎泓波;郭乔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4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冉珊敏 |
地址: | 330022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偏钒酸铵、硫代乙酰胺、结晶四氯化锡和石墨烯分散液依次加至有机溶剂混合搅拌,形成均匀溶液后,密闭反应,经后处理后得到固体;
(2)将步骤(1)所得的固体于氮气保护下退火,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即VS2/SnS2/rGO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偏钒酸铵、硫代乙酰胺和结晶四氯化锡的摩尔比为1:5:(0.5~1.5)。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为12.33 mg/g;每1 mmol偏钒酸铵添加0.1 g石墨烯分散液。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有机溶剂为辛胺;混合搅拌温度为室温,混合搅拌时间为1 h;密封反应温度为150~180 ℃,密封反应时间为18~26 h。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后处理为降至室温、离心、洗涤和干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洗涤试剂为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干燥为真空干燥,真空干燥温度为60 ℃,真空干燥时间为12 h。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退火温度为350~450 ℃,退火时间为1~3 h。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为针状结构。
9.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在快充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作为负极材料组装成快充锂离子电池后,具有稳定的快充性能,在2 A g-1的大电流密度下,首次充电比容量和放电比容量分别为357 mAh g-1和585 mAh g-1,库伦效率61%;循环2000次后充电比容量和放电比容量依然分别为441 mAh g-1和442 mAh g-1,容量保持率7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师范大学,未经江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424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