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编组的悬挂式单轨集装箱系统运输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26577.2 | 申请日: | 202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4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白永平;刘耕;蔡小波;贾强;徐华;靳宁;胡翌阳;刘建民;尚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02 | 分类号: | B65G67/02;B61L27/16;B61L2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张洋 |
地址: | 64130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编组 悬挂 单轨 集装箱 系统 运输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编组的悬挂式单轨集装箱系统运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当集装箱到达上行出发吊装区域后,由上行出发吊装区域的装卸系统将集装箱装载到运输车辆上;
步骤S2:当运输车辆全部装载完成后,进行无线编组和发运;
步骤S3:当运输到达后,进行运输车辆的解编,然后对解编后的单个运输车辆进行逐一对位和货物卸载;
步骤S4:卸货后的运输车辆进行折返或掉头,随后到达下行出发吊装区域,由下行出发吊装区域的装卸系统完成集装箱的装载;
步骤S5:当运输车辆全部装载完成后,进行无线编组和发运;
步骤S6:当运输到达后,进行运输车辆的解编,然后对解编后的单个运输车辆进行逐一对位和货物卸载;
步骤S7:卸货后的运输车辆进行折返或掉头,随后到达上行出发吊装区域,由上行出发吊装区域的装卸系统完成集装箱的装载,形成运输的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组的悬挂式单轨集装箱系统运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式单轨集装箱系统运输控制方法基于列控系统和装卸系统相互配合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组的悬挂式单轨集装箱系统运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列控系统,包括如下子系统:
自动列车监控模块、车载控制设备、道岔控制系统、自动列车防护模块、数据通信系统、数据储存单元、维持支持系统;
所述自动列车监控模块用于调度命令的下发和无线编组后的整列运输车辆性能的监控;
所述车载控制设备与运输车辆一一对应,并通过数据通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通信,用于控制运输车辆的运动;所述车载控制设备可通过数据通信系统接受自动列车监控模块发来的调度命令,并基于调度命令控制运输车辆运动;
所述道岔控制系统用于转换道岔的位置,改变道岔的开通方向;
所述自动列车防护模块根据运输车辆之间的位置、道岔的状态信息,给车载控制设备发送限速命令;
所述数据储存单元为各个子系统提供数据记录和读取;
所述维护支持系统为各子系统提供监测、故障排查与处理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组的悬挂式单轨集装箱系统运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系统,包括:
微机、锁孔定位系统、装卸控制柜和吊具设备;
所述锁孔定位系统,包括:装卸定位计算机、视觉相机、矩阵激光;
所述装卸控制柜与吊具设备一一对应,并通过装卸局域网与微机通信,所述装卸控制柜,包括:驱动变频器和人机显示设备;
所述微机通过以太网接入列控系统的数据通信系统中;
同时微机也可通过驱动变频器驱动吊具设备上的电机,可使吊具设备完成升降和轻微水平位移;
所述微机同时也可采集锁孔定位系统和传感器硬线信号,并可在人机显示设备上显示;
所述锁孔定位系统用于生成集装箱顶部角件孔心的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组的悬挂式单轨集装箱系统运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和步骤S4,包括:
地面VGA小车或者铁路干线机车将集装箱拉到出发吊装区域;
装卸系统通过锁孔定位系统锁定集装箱顶部角件孔心,生成第一坐标组;
装卸系统控制吊具设备移动到第一坐标组,与集装箱顶部角件孔心对齐;
运输车辆的车载控制设备通过识别自身位置,并移动到第一坐标组;
装卸系统根据第一坐标组和各项参数控制吊具设备不断校正,完成集装箱着箱,并生成着箱后的集装箱顶部角件孔心的第二坐标组;
装卸系统的吊具设备完成着箱检测、转锁检测后开始起升,起升到位后,由运输车辆根据第二坐标组轻微修正自身位置,并完成集装箱装载;
装载检测完成后,装卸系统的吊具设备开始解锁收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265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冷联产的水泥窑余热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细胞工厂自动化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