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车辆的前从板座和后从板座的定位装置及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92900.9 | 申请日: | 202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2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峰;刘振兵;王有斌;代聪娟;陈宇;闫海涛;梁馨予;齐晓刚;赵玉玲;梁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王鹏 |
地址: | 030027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车辆 定位 装置 组装 方法 | ||
1.一种铁路车辆的前从板座和后从板座的定位装置,所述铁路车辆的上心盘、前从板座和后从板座连接在所述铁路车辆的中梁上,所述前从板座和所述后从板座相互靠近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理论距离,所述前从板座和所述后从板座的下表面与所述上心盘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理论距离,所述后从板座靠近所述上心盘的侧面与所述上心盘的中心孔的中心的距离为第三理论距离,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装置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两第一定位面,两所述第一定位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定位距离,两所述第一定位面的上部均凸出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底部设有第二定位面;
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杆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定位头,所述第二定位面与所述定位头的接触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定位距离,所述定位头的中心线与远离所述定位头的一个所述第一定位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三定位距离;
所述第一定位距离、所述第二定位距离和所述第三定位距离分别等于所述第一理论距离、所述第二理论距离和所述第三理论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的前从板座和后从板座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垂直设置,所述杆体与所述定位头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的前从板座和后从板座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中部与所述杆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连接有竖杆,每个所述横杆上的两所述竖杆相互远离的面分别形成两所述第一定位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的前从板座和后从板座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横杆相互远离的面均设有楔键槽,同一方向上的两所述竖杆上均设有楔键,所述楔键用于插接在相对的所述楔键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的前从板座和后从板座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与所述楔键上均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螺纹连接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的前从板座和后从板座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方向上的两所述竖杆靠近所述横杆的面均由上至下逐渐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的前从板座和后从板座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有铰接件,所述杆体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铰接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的前从板座和后从板座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头呈阶梯状,阶梯状的所述定位头的阶梯面形成接触面。
9.一种铁路车辆的前从板座和后从板座的组装方法,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的前从板座和后从板座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将所述定位头插入所述上心盘的中心孔内,使所述接触面与所述上心盘的下表面贴合;
将所述支撑架放置在所述中梁内;
将所述前从板座与所述后从板座相互靠近的侧面分别贴合在两所述第一定位面上;
将所述前从板座的下表面与所述后从板座的下表面分别贴合在两所述第二定位面上;
将所述前从板座与所述后从板座固定在中梁内后,取出支撑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929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紧释放机构
- 下一篇:一种分集流结构及具有其的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