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温升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84988.X | 申请日: | 202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6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程建松;刘征宇;郑涛;田文毅;龙金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96 | 分类号: | G01R31/396;G01R31/378;G01K13/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赵中英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温升测试方法,包括:基于WLTC测试工况确定快速测试工况的测试参数;基于快速测试工况的测试参数对待测的电动汽车的运行进行控制直至达到电池平衡温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对WLTC测试工况进行改进使其满足电池平衡温度的温升测试要求,大大缩短电池平衡温度的温升测试时间;温升测试方案简单且易于实现,缩小测试时间且满足WLTC工况上的要求,测试更加合理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温度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温升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发展突飞猛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其充放电特性及充放电能力是电动汽车正常行驶的关键。而电池充放电能力与电芯温度密切相关,根据电池温度特性,当电芯温度超过阀值,将限制输出功率(例如电芯温度达到65℃,电池放电功率仅为80%),从而影响整车动力性。
温度测试最为电动汽车开发的重点研究项目,需要对电池的温度上升至平衡温度进行研究,因此需要对电池进行温升测试进而获取其电池平衡温度,如专利申请号为201920410495.3的一种精确测试电池温升的装置,公开了一种精确测试电池温升的装置,包括真空箱、电池置放台、充放电夹具、热电偶,所述电池置放台置于真空箱里,电池置放台台面上有与电池正负极衔接的充放电夹具,所述充放电夹具在测试时与电池正负极连接并通过充电线与外界连接,所述热电偶测试探测温度时,热电偶的探测温度结果通过导线显示在箱外的温度测量仪表上。此装置真空箱内壁经过镀银处理,电池在真空状态可以避免热对流,镀银的内壁则可以将电池向外辐射的热能反射回去,避免了测试环境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从而快速、准确的测量电池的实际温度变化。
但是由于很多情况下,温升测试是在整车环境下进行测试的,也就是说需要让电池安装在整车上后由整车启动运转消耗电量的方式来使得电池温度上升进而测试出电池平衡温度。针对整车环境下电池平衡温度,在整车设计开发过程中,确保电芯温度不超过阀值是整车性能考核的重要指标。控制电芯温度在合适范围内,即获取电池平衡温度,从而获取电池在整车上实际充放电能力。通常整车采用WLTC测试工况(该工况来源于GB18352.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来获取电池平衡温度,采用这种测试方法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验证,不利于整车的开发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温升测试方法,通过对温升测试策略进行改进实现减少测试时间来获取电池平衡温度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汽车温升测试方法,包括:基于WLTC测试工况确定快速测试工况的测试参数;
基于快速测试工况的测试参数对待测的电动汽车的运行进行控制直至达到电池平衡温度。
基于电池充放电产生热量的特性截取WLTC测试工况中电池充放电流相对较大的行驶曲线作为快速测试工况,行驶曲线对应的参数即为快速测试工况额测试参数。
截取WLTC测试工况中电池充放电流相对较大的行驶曲线是指WLTC测试工况中车速超过设定阈值对应的高速段行驶曲线。
将车辆置于底盘测功机上进行温升测试。
将测试车辆固定在底盘测功机上,根据待测试车辆车型实际道路满载滑行阻力曲线,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加载,使其整车行驶达到最大阻力负荷。
使用EXCEL输入快速测试工况的时间与车速对照表数据并生成测试信号文本,在测试时通过数采设备导入到车载显示屏中显示。
将待测试车辆固定在底盘测功机上,启动测试前先将车辆进行设定时间的预行驶后再启动测试。
数采设备通过CAN端口以CAN通信方式连接至车辆。
按照快速测试工况控制车辆在底盘测功机上行驶,并在行驶过程中通过数采设备采集电池温度、车速、充放电电流数据并基于采集的数据判断是否达到电池平衡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849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器间转发方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照明疏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