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榛树果苞褐腐病病原菌的检测和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83844.2 | 申请日: | 202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6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梁德军;张悦;王克瀚;曲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A01G13/00;A01N47/38;A01N47/18;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尔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45 | 代理人: | 于武江 |
地址: | 11603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榛树 果苞褐腐病 病原菌 检测 防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榛树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榛树果苞褐腐病病原菌的检测和防治方法,检测过程中所用的引物包括ITS序列上游引物、ITS序列下游引物、LSU序列上游引物和LSU序列下游引物;所述ITS序列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ITS序列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LSU序列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LSU序列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鉴定和防治榛树果苞褐腐病病原菌,降低榛树病害带来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榛树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榛树果苞褐腐病病原菌的检测和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榛子为榛科榛属木本植物的球果,又名平榛、榛、棰子等。榛子为坚果,果形似栗子,红棕色或金黄褐色,并着彩色条纹。榛子有“坚果之王”的美称,与扁桃、胡桃、腰果并称“四大坚果”。其坚果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是加工各种巧克力、糖果、冰淇淋以及榛子粉和榛子乳等高级营养品的重要原料,还具有消炎、防心血管疾病、增强性功能、养颜护肤、延年益寿和抗衰老的功效。
随着榛子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逐渐被人们重视,且其种植面积快速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病害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对榛树病害的研究历史都比较短,研究范围也比较狭窄,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参考文献极少。因此开展榛树病害研究是目前生产及栽培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榛树果苞褐腐病病原菌的检测和防治方法,有效鉴定和防治榛树果苞褐腐病病原菌。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榛树果苞褐腐病病原菌检测的引物组,所述引物组包括ITS序列测定引物和LSU序列测定引物;
所述ITS序列测定引物包括ITS序列上游引物和ITS序列下游引物;所述ITS序列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ITS序列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
所述LSU序列测定引物包括LSU序列上游引物和LSU序列下游引物;所述LSU序列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LSU序列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4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引物组在检测榛树果苞褐腐病病原菌中的应用。
作为优选,所述榛树果苞褐腐病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榛树果苞褐腐病病原菌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观察病菌形态特征;(2)柯赫氏法则证病;(3)病菌ITS序列测定;(4)病菌LSU序列测定(5)致病菌侵染过程观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榛树果苞褐腐病病原菌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于6月上中旬对榛树喷施一次药剂,间隔10~20天,再喷施一次药剂。
作为优选,所述药剂为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3000倍液或50%咪鲜胺1000~3000倍液。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榛树果苞褐腐病病原菌的检测和防治方法,检测过程中所用的引物包括包括ITS序列上游引物、ITS序列下游引物、LSU序列上游引物和LSU序列下游引物;所述ITS序列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ITS序列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LSU序列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LSU序列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采用传统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榛树果苞褐腐病,可以有效鉴定和防治榛树果苞褐腐病病原菌,降低榛树病害带来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明确了榛树果苞病害药剂防治时间及用药量,创新的提出了榛树果苞病害防治实用技术,充分体现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未经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838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