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段式气驱拆码盘机及自动码盘、拆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82629.0 | 申请日: | 2023-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5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彭强;桑宏宇;曹骥;曹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7/30 | 分类号: | B65G57/30;B65G59/06;B65G4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崔国艳 |
地址: | 311251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式 气驱拆码盘机 自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式气驱拆码盘机,包括:机构框架;拆叠码盘机,设置于机构框架内部,包括托盘提升部和货叉机构,托盘提升部包括升降平台和升降驱动机构,升降平台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托盘检测工位、第二托盘检测工位之间,并与升降驱动机构的升降端部相连接;货叉机构包括水平伸缩机构和货叉;托盘输送机构,设置于机构框架内,包括托盘输送线,托盘输送线与升降平台对接;以及控制机构,设置于机构框架上;本发明还包括自动拆盘、码盘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兼具拆盘码盘功能,无需人工操作,节约人工及空间成本,操作简单,整个运动过程中货叉机构的位置不变,运动顺序相反,通过不同的作业动作实现拆盘和叠盘功能,工作状态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段式气驱拆码盘机及自动码盘、拆盘方法,属于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物流装配及输送流水线上,一般都涉及到空托盘的收集和叠放,现有的用于拆分托盘或堆叠托盘的装置结构复杂,体积重量较大,且不能兼具拆盘和叠盘作业功能,生产效率低下。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且可以均适用于拆盘和叠盘作业的拆码盘装置,拆码盘主要是用于空托盘的拆叠装置,目的是为了将空托盘堆叠,或是将堆叠起来的托盘拆分。拆叠机便应运而生,拆码盘机有很多种,适用于各种场合。但是现有的拆码盘机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化,需要人工操作,不仅提高了人工成本和空间成本,而且降低了工作的稳定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兼具拆盘码盘功能为一体、无需人工操作、节约人工和空间成本、结构简单的分段式气驱拆码盘机及自动码盘、拆盘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段式气驱拆码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构框架,所述的机构框架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最低位、第一托盘检测工位、第二托盘检测工位和第三托盘检测工位,第一托盘检测工位处设有第一层托盘到位检测器;第二托盘检测工位处设有第二层托盘到位检测器,第三托盘检测工位处设有第三层托盘到位检测器;
拆叠码盘机,设置于机构框架内部,包括托盘提升部和货叉机构,所述的托盘提升部包括升降平台和升降驱动机构,升降平台可滑动地设置于机构框架内,并与升降驱动机构的升降端部相连接,升降平台在最低位、第一托盘检测工位和第二托盘检测工位之间移动;货叉机构包括水平伸缩机构和货叉,水平伸缩机构设置于的机构框架的第二托盘检测工位处,以沿水平方向接近托盘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水平伸缩机构的伸缩端部连接货叉,用于驱动货叉在伸出状态和收回状态之间转换以托住或放开处于第二托盘检测工位处的托盘;
托盘输送机构,设置于机构框架内,包括托盘输送线,托盘输送线与处于最低位的升降平台对接,用于实现处于最低位的升降平台与托盘输送线之间的托盘转运;
以及控制机构,设置于机构框架上,控制机构的信号输入端部与第一层托盘到位检测器、第二层托盘到位检测器以及第三层托盘到位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控制机构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货叉机构以及托盘输送线。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托盘检测工位、第二托盘检测工位之间仅容纳一层托盘。
进一步,所述的机构框架为一长方体框架,包括呈上下间隔设置的顶框和底框,顶框和底框通过立柱固定;底框的底部配装多个调节件,用于调节机构框架的水平度。
进一步,机构框架的内部设有竖向滑轨,竖向滑轨跨越最低位、第一托盘检测工位以及第二托盘检测工位,竖向滑轨上配装有滑动连接件;所述的升降平台水平设置于底框与顶框之间,并通过相应的滑动连接件以滑动方式与竖向滑轨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升降平台上设有托盘内输送线,且升降平台处于最低位时,托盘内输送线与托盘输送线对接,托盘内输送线自带动力系统,并且动力系统的控制端与控制机构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动码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826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