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微检测对焦系统及对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78040.3 | 申请日: | 202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61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邓俊涛;王进文;王佳;谭盼;夏振义;苗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加特林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1/02 | 分类号: | G02B21/02;G02B21/32;G02B21/36;G02B21/00;G02B7/09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牛晶晶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微 检测 对焦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显微检测对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管透镜模组(1),所述管透镜模组(1)包括至少两个调焦管透镜(11),每个所述调焦管透镜(11)均对应设置有摄像装置(2);
微驱控制设备(3),所述微驱控制设备(3)与至少两个所述调焦管透镜(11)连接,所述微驱控制设备(3)通过控制所述调焦管透镜(11)调整所述摄像装置(2)的后焦距v,使不同的所述摄像装置(2)分别对焦至待测产品(5)的不同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检测对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驱控制设备(3)通过控制所述调焦管透镜(11)沿各自的轴线移动,使所述摄像装置(2)的后焦距v改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检测对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透镜模组(1)还包括主管透镜(12),所述主管透镜(12)延伸形成至少两个第一分支管透镜(13),所述第一分支管透镜(13)通过所述微驱控制设备(3)与所述调焦管透镜(11)连接,所述调焦管透镜(11)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分支管透镜(13)同轴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微检测对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驱控制设备(3)包括驱动件(31)以及与所述驱动件(31)信号连接的导轨(32),所述调焦管透镜(11)通过所述导轨(32)与所述第一分支管透镜(13)连接,且所述驱动件(31)通过控制所述导轨(32)沿所述调焦管透镜(11)的轴线移动,使所述摄像装置(2)的后焦距v改变。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微检测对焦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调焦管透镜(11)上均设有独立的所述微驱控制设备(3),并通过各自独立的微驱控制设备(3)连接至对应的所述第一分支管透镜(13)。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微检测对焦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分支管透镜(13)与所述主管透镜(12)共轴线,另一个所述第一分支管透镜(13)包括互相垂直连接的第一段(131)和第二段(132),所述第一段(131)与所述主管透镜(12)连接,所述第二段(132)通过所述微驱控制设备(3)与对应的所述调焦管透镜(11)连接;
所述第一段(131)垂直于所述主管透镜(12),且所述第一段(131)与所述第二段(13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反射镜(16),所述第一段(131)与所述主管透镜(1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半透半反镜(1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检测对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透镜模组(1)包括通过所述微驱控制设备(3)与所述调焦管透镜(11)连接的主管透镜(12),所述主管透镜(12)远离所述摄像装置(2)的一侧设置有物镜(4),且所述主管透镜(12)的至少一个端口设置有光源(6),所述光源(6)发出的光照射至所述物镜(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微检测对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管透镜(12)的一侧延伸形成有第二分支管透镜(14),所述第二分支管透镜(14)与所述主管透镜(12)垂直,所述第二分支管透镜(14)上延伸形成有至少两个第三分支管透镜(15),所述第三分支管透镜(15)与所述主管透镜(12)平行设置,每个所述第三分支管透镜(15)均设有所述光源(6),且各所述光源(6)的类型不同;
所述第三分支管透镜(15)与所述第二分支管透镜(14)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反射镜(18)或者第二半透半反镜(19),所述第二分支管透镜(14)与所述主管透镜(1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半透半反镜(19)。
9.一种显微检测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至少两个调焦管透镜(11)调整其上的摄像装置(2)的后焦距v,使不同的所述调焦管透镜(11)上的所述摄像装置(2)分别对焦至待测产品(5)的不同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微检测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至少两个调焦管透镜(11)调整其上的摄像装置(2)的后焦距v,使不同的所述调焦管透镜(11)上的所述摄像装置(2)分别对焦至待测产品(5)的不同层,包括:
使用至少两个微驱控制设备(3)分别控制至少两个调焦管透镜(11)沿各自的轴线移动,使不同的所述调焦管透镜(11)对应的摄像装置(2)的后焦距v不同,其中,每个所述微驱控制设备(3)独立的控制一个所述调焦管透镜(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加特林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加特林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780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