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ABC型不对称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53279.5 | 申请日: | 202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4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肖龙强;侯琳熙;赵玉来;蔡静宇;阴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清源创新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C08F293/00 | 分类号: | C08F293/00;C07C253/30;C07C255/6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俞舟舟;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abc 不对称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CABC型不对称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CABC型不对称嵌段共聚物具有以下结构:
m∈(0, 50);n∈(0, 100);p∈(0, 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BC型不对称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引发剂Br-EPhAzo-Br、碘化钠和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依次加入到玻璃瓶中,直接用橡胶塞将瓶口密封,除去多余空气;装有反应混合物的玻璃瓶被放置在搅拌台上,并用白色LED灯照射,在预期时间点用注射器取样,剩余样品在正己烷中沉淀,真空干燥后得到大分子引发剂I-PMMA-N=N-PMMA-I;
(2)将甲基丙烯酸苄基酯、I-PMMA-N=N-PMMA-I和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依次加入到玻璃瓶中,直接用橡胶塞将瓶口密封,除去多余空气;装有反应混合物的玻璃瓶被放置在搅拌台上,并用白色LED灯照射,在预期时间点用注射器取样,剩余样品在正己烷中沉淀,真空干燥后得到大分子引发剂I-PBzMA-
(3)将甲基丙烯酸丁酯、I-PBzM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共聚物合成步骤(1)(2)中的光源条件为13 Wm-1, 15 mW cm-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共聚物合成步骤(3)中的反应温度条件为9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共聚物合成步骤(1)中反应物比例为:甲基丙烯酸甲酯:Br-EPhAzo-Br:碘化钠:五甲基二乙烯三胺的摩尔比为100:1:2.4:0.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共聚物合成步骤(2)中反应物比例为:甲基丙烯酸苄基酯:I-PMMA-N=N-PMMA-I:五甲基二乙烯三胺的摩尔比为200:1:0.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共聚物合成步骤(3)中反应物比例为:甲基丙烯酸丁酯:I-PBzMA-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引发剂Br-EPhAzo-Br通过与碘化钠的原位溴碘转换反应得到碳碘键引发单体进行光诱导可逆络合介导聚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发剂Br-EPhAzo-Br同时具有两端卤素键和中间偶氮键结构两种活性引发位点,引发剂Br-EPhAzo-Br的结构如下:
。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发剂合成步骤包括:
1)在圆底烧瓶中加入2.0 g 4,4’-偶氮双(4-氰基戊醇)、3.784g α-溴苯乙酸、0.185g4-二甲氨基吡啶和50ml二氯甲烷混合均匀;
2)在0℃下加入溶解于15ml二氯甲烷的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搅拌一小时;
3)之后,将反应体系转移到常温下继续反应24小时;
4)反应结束后过滤反应混合物,所得滤液经旋蒸浓缩,通过硅胶柱层析方法进行纯化,得到目标产物Br-EPhAzo-B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清源创新实验室,未经福州大学;清源创新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5327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