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余热制无氧纯水的节能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544581.4 | 申请日: | 2023-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5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志;赵建标;申林;徐勇;陈金玉;周永美;杨梵;王许宗;季政如;舒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化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6 | 分类号: | C02F1/16;C02F1/20;C02F1/00;C02F103/04 |
| 代理公司: | 安徽思尔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44 | 代理人: | 童慧慧 |
| 地址: | 22455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余热 制无氧 纯水 节能 装置 | ||
1.一种利用余热制无氧纯水的节能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的上端安装有进液管(12),所述进液管(12)上安装有喷头,所述壳体(1)内的下端安装有进气管(11),所述壳体(1)上端安装有排气管(13),所述壳体(1)下端安装有出液管(14);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分水盘(2),所述分水盘(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分水盘(2)上安装有接触环(21),所述接触环(21)共有多组且接触环(21)之间呈同心分布;
所述分水盘(2)上安装有导气杆(24),所述接触环(21)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与导气杆(24)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导气杆(24)与进气管(11)之间通过连接管(25)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余热制无氧纯水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盘(2)上铺设有缓冲棉(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利用余热制无氧纯水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环(21)安装在分水盘(2)的下表面上,所述缓冲棉(22)位于分水盘(2)的上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余热制无氧纯水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环(21)上套设有布汽袋(23),所述布汽袋(23)的开口处被挤压固定在接触环(21)与分水盘(2)表面之间,所述布汽袋(23)由滤布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利用余热制无氧纯水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盘(2)上的通孔呈环形分布,所述分水盘(2)上表面上开设有固定槽(242),所述导气杆(24)固定安装在固定槽(242)中,所述导气杆(24)对分水盘(2)的形状结构进行固定;
所述通孔内安装有抖动片(3),所述抖动片(3)通过弹性杆(31)安装在通孔的内壁上,所述抖动片(3)的上端恰好接触缓冲棉(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利用余热制无氧纯水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抖动片(3)的上端对称安装有弧形的翅片(32),所述翅片(32)的凹面朝向下方,所述翅片(32)的上端恰好接触到缓冲棉(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利用余热制无氧纯水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抖动片(3)的下端从通孔处向下伸出,所述抖动片(3)的下端处安装有摆块(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余热制无氧纯水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软水经过预热换热器加热后送入到壳体(1)中,所述预热换热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
所述第一换热器使用出液管(14)排出的无氧水对循环软水进行加热,所述第二换热器使用余热蒸汽继续对循环软水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化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化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445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弦乐器音质训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印刷机的润版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