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酰乙酸含量检测试剂盒、其使用方法和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42247.5 | 申请日: | 202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7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贾映彤;郑振慧;郑豪亮;王旭;马玉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金田蕴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酰 乙酸 含量 检测 试剂盒 使用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酰乙酸含量检测试剂盒、其使用方法和检测装置。其中,乙酰乙酸含量检测试剂盒包括R1试剂、R2试剂、R3试剂和R4试剂,其中,R1试剂包括:β‑羟丁酸脱氢酶、还原型辅酶Ⅰ和标准品;R2试剂包括:显色剂1和显色剂2,显色剂1为WST‑8;显色剂2为吩嗪硫酸甲酯、2,6‑二氯酚靛酚、1,2,3‑三氯丙烷和富勒烯苯基丁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R3试剂包括:缓冲液;R4试剂包括:乙酰乙酸和乙酰乙酸锂中的至少一种。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乙酰乙酸(AcAc)含量检测试剂盒能够避免在检测紫外波长易收到样本中紫外吸收干扰物的影响导致测定值偏小的情况,测定结果更准确、可靠,线性范围更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化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乙酰乙酸含量检测试剂盒、其使用方法和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乙酰乙酸(AcAc)是酮体的重要成分之一,约占正常人酮体总量 20%,是脂肪酸通过氧化产生的,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正常含量的乙酰乙酸对人体无害,但糖尿病患者由于糖的利用降低,或饥饿时由于糖的代谢障碍,大量动用脂肪,乙酰乙酸的量都会积累,过量的乙酰乙酸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乙酰乙酸既可转化成丙酮,也可以转化成β-羟丁酸。目前主要检测乙酰乙酸含量的检测方法有染料四唑比色法和分光法。染料四唑比色法虽然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的特点,但是只能定性和半定量,且反应产物生成了不溶性的甲臜,浓度过大时会生成沉淀,导致测定值偏大;分光法虽然可以定量测定乙酰乙酸含量,但是在紫外吸收波长下检测其最大吸收峰,很易受到样本中紫外吸收干扰物的影响导致测定值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乙酰乙酸含量检测试剂盒、其使用方法和检测装置,以提高乙酰乙酸含量检测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乙酰乙酸含量检测试剂盒。该乙酰乙酸含量检测试剂盒包括R1试剂、R2试剂、R3试剂和R4试剂,其中,R1试剂包括:β-羟丁酸脱氢酶、还原型辅酶Ⅰ和标准品;R2试剂包括:显色剂1和显色剂2,显色剂1为WST-8;显色剂2为吩嗪硫酸甲酯、2,6-二氯酚靛酚、1,2,3-三氯丙烷和富勒烯苯基丁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R3试剂包括:Tris-HCl缓冲液、Hepes缓冲液、硼酸缓冲液和PBS缓冲液中的至少一种,缓冲液的pH为5.5~7.0;R4试剂包括:乙酰乙酸和乙酰乙酸锂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标准品,浓度为0~2000μmol/L。
进一步地,在R1试剂中,β-羟丁酸脱氢酶的酶活性为20~250KU/L。
进一步地,在R1试剂中,还原型辅酶Ⅰ浓度为0.5~3.5mg/mL。
进一步地,在R1试剂中,标准品为乙酰乙酸和乙酰乙酸锂中的至少一种;标准品的浓度为0~2000μmol/L。
进一步地,R1试剂还包括第一缓冲液,第一缓冲液为Tris-HCl缓冲液、Hepes缓冲液、硼酸缓冲液和PBS缓冲液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缓冲液的pH为5.5~7.0;R2试剂还包括第二缓冲液,第二缓冲液为Tris-HCl缓冲液、Hepes缓冲液、硼酸缓冲液和PBS缓冲液中的至少一种;第二缓冲液的pH为5.5~7.0。
进一步地,在R2试剂中,显色剂1的浓度为0.2~10mmol/L;显色剂2的浓度为0.02~5mmol/L;显色剂1和显色剂2的体积比为5~20:1。
进一步地,R1试剂还包括:表面活性剂、稳定剂和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R2试剂还包括:表面活性剂、稳定剂和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R1试剂中,表面活性剂的量为0.5~10g/L,稳定剂的量为0.01~0.5g/L,防腐剂的量为0.1~0.5g/L;在R2试剂中,表面活性剂的量为0.5~5g/L,稳定剂的量为5~10g/L,防腐剂的量为0.01~0.1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422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