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纳米金属网络透明导电电极的电致发光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35510.8 | 申请日: | 2023-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0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高进伟;颜经新;白文雅;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3/10 | 分类号: | H05B33/10;H05B3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陈洁玲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纳米 金属 网络 透明 导电 电极 电致发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纳米金属网络透明导电电极的电致发光板及其制备方法,利用龟裂液涂布到透明衬底上形成龟裂模板,通过溅射工艺形成微纳米金属网络透明导电电极;利用涂布工艺在微纳米金属网络透明导电电极上涂布发光层,形成柔性透明导电电极/电致发光层/柔性透明导电电极的错层堆叠三明治结构。本发明通过使用微纳米金属网络透明导电电极代替ITO,可以得到柔性的电致发光板,适合日常生活的使用,错层堆叠结构能够更加方便电极的引出和使用;相对于ITO,该柔性透明导电电极的制造更加环保、工艺简单,避免了银纳米线、导电聚合物的使用,本发明还解决了三明治结构中气泡产生的问题,适合大面积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器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微纳米金属网络透明导电电极的电致发光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电极(Transparent conductive electrodes,TCEs)是一种具有透明性和导电性能的材料,常用于太阳能电池、液晶显示器、电致发光板等光电器件中。透明导电电极的主要作用是将光线引导到光电器件内部,并将产生的电子输送到外界。传统的导电电极如金属、碳纳米管等不具备透明性,会遮挡入射光线,降低光电转换效率。而透明导电电极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在众多的透明导电电极中,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是最常见的透明电极材料之一,但是ITO有以下的缺点:其稳定性容易受到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影响;ITO材料中含有稀土元素铟和锡,这些元素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和危害,且价格昂贵;ITO具有刚性的特点,不适合制备柔性的器件。而柔性透明导电电极可以弥补这些缺点,且具有稳定的导电性和较好的机械柔性,适合应用于柔性电致发光板的制备。
目前很多报道使用ITO制备电致发光板,但是由于ITO本身的刚性,限制了电致发光板在日常的使用,使用柔性透明导电电极替代ITO制备电致发光板一方面考虑到该柔性透明导电电极制备简单且环保,能实现大面积生产,另一方面是因为该电极是以PET、PI材料为基底,容易弯曲、裁剪,能够适应各种需求。
此外,在柔性器件的制造中,很多专利涉及到柔性电致发光板的制备;如CN114280869A-一种无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UV喷绘打印制备方法,涉及到一种一种无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但是该专利的局限性在于使用的是PET导电膜,价格昂贵,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且PET导电膜的的生产制造会产生环境的污染。作为替代品的ITO薄膜,有专利提出(CN110267406A-一种超薄柔性电致发光片及其制备方法)在PET上旋涂或者刮涂PEDOT:PSS来实现导电性能,但是PEDOT:PSS依然存在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和价格昂贵的问题,导致不适合商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纳米金属网络透明导电电极的电致发光板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电致发光板发光效果好,能够实现弯曲、裁剪,而且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产业化。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得的电致发光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微纳米金属网络透明导电电极的电致发光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柔性透明衬底进行清洁处理及亲水性处理;
(2)将龟裂液涂布在柔性透明衬底上以获得龟裂薄膜,然后使龟裂薄膜干燥而龟裂,形成龟裂模板;
(3)在龟裂模板上通过溅射得到金属导电层;然后清洗去除龟裂模板,得到微纳米金属网络透明导电电极;并在透明导电电极上引出外接电极端;
(4)在透明导电电极上涂布电致发光层,然后在其上方覆盖另一透明导电电极,得到电致发光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355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