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聚酯白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23189.1 | 申请日: | 202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2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斌;陶乐;李姿璇;彭常明;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汇彩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K3/02;C08K9/04;C08K3/26;C08J5/18;B29D7/01;B29C48/00;B29C6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知企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968 | 代理人: | 温艳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玉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聚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阻燃聚酯白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原料:PET切片30-50份、钛白粉10-16份、微胶囊化红磷-碳酸铜阻燃剂3-7份、荧光增白剂0.1-0.5份、润滑剂1-5份、偶联剂0.5-1.5份、抗氧剂0.2-0.6份;
所述微胶囊化红磷-碳酸铜阻燃剂的合成步骤如下:
S1:将碳酸铜加入球磨机中,干磨成平均粒径为5-10um的碳酸铜粉末;
S2:将红磷、钛酸四丁酯、分散剂和去离子水加入球磨机中,湿磨成平均粒径为1-5um的浆料,经干燥后得到改性红磷粉末;
S3:将改性红磷粉末、碳酸铜粉末、氰脲酸和三聚氰胺混合,以8000-10000rpm的转速分散1-4h,然后于90-95℃、300-500rpm的转速下搅拌2-4h,经干燥后得到微胶囊化红磷-碳酸铜阻燃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聚酯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白粉的平均粒径为200-4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聚酯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增白剂为2.5-双-(5-叔丁基-2-苯并噁唑基)噻吩、2.2'-(4,4'-二苯乙烯基-)双苯并噁唑和4,4-双(5-甲基-2-苯并噁唑基)二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聚酯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硬脂酸、硬脂酸丁酯和油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聚酯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β-甲基丙烯酸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聚酯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聚酯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红磷、钛酸四丁酯、分散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7:0.3-0.7:0.03-0.14:3-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聚酯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聚酯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改性红磷粉末、碳酸铜粉末、氰尿酸和三聚氰胺的质量比为3-7:1-3:0.1-0.3:0.1-0.3。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阻燃聚酯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4:将PET切片、钛白粉、微胶囊化红磷-碳酸铜阻燃剂、荧光增白剂、润滑剂、偶联剂和抗氧剂置于高速搅拌机中,搅拌5-10min,得到混合料;
S5:将混合料经过挤出机265-280℃温度下挤出,经12-20℃冷鼓制成铸片,然后将铸片先在70-90℃下纵向拉伸2.5-3.5倍,再在105-145℃下横向拉伸2.5-3.5倍,将经双向拉伸的薄膜经热定型,最后冷却电晕收卷,得到阻燃聚酯白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汇彩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汇彩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31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