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08690.0 | 申请日: | 202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49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侯卓妮;钱灿;梁宗锁;张晓丹;王瑞红;李红法;严志娟;陈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淳安县汉广中药材初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94 | 分类号: | A61K8/9794;A61K8/9789;A61K8/92;A61K8/67;A61Q19/0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仵君粉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美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分散液、乳液技术领域。每100g美白乳液的配方为:覆盆子提取液3g,白芨提取液2g,马齿苋提取液2g,洋甘菊提取液1g,卡波U20 0.3~0.5g,马齿苋油3.0~3.5g,角鲨烷2.5~3.5g,生育酚1.5~2.5g,甘油7.5~8.5g,海藻糖2.5~3.5g,烟酰胺1.0~2.0g,二丙二醇3.5g~4.5g,1,2‑己二醇0.5g,鲸蜡硬脂醇2.5~3.5g,N‑乙酰葡萄糖胺0.4~0.8g,辛酸/癸酸甘油三酸酯10g,二型油溶神经酰胺2g,覆盆子精油1g,快乐鼠尾草精油0.5g,余量为去离子水。本申请美白乳液具有很好的美白作用,配方温和不刺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美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分散液、乳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酪氨酸酶控制着黑素形成过程,其活性程度对色素形成的数量与沉积起主要作用。通过抑制酪氮酸酶活性或阻断从酪氨酸生成黑色素的氧化反应,可减少黑色素的生成达到美白皮肤的效果。在体外建立酪氨酸酶活力测试方案,在过程中加入样品干预酶解过程,通过检测样品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评估样品的美白功效。
植物提取物是指以植物(植物全部或者某一部分)为原料采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提取或加工而成的物质,其可以用于医药、食品、日化等众多领域。目前,很多化妆品中都添加有一种或多种植物提取物,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化妆品配方中添加单一组分的植物提取物虽然可以发挥一定的功效,但其作用机理往往比较单一,功能单一,且容易会受到配方体系或配方中某些成分的影响而导致其实际能够发挥的效果大打折扣;
2)化妆品配方中添加的植物提取物通常较难被肌肤有效吸收,实际能够发挥的效果十分有限。以覆盆子提取物、白芨提取物、葡萄籽油为主要的美白活性成分。马齿苋提取物、洋甘菊提取物为主要的舒缓成分,降低烟酰胺传统美白成分的刺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美白乳液,直接获得乳液形态的美白产品,安全可靠,性能温和,美白效果显著。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每100g美白乳液的配方为:覆盆子提取液3g,白芨提取液2g,马齿苋提取液2g,洋甘菊提取液1g,卡波U20 0.3~0.5g,葡萄籽油3.0~3.5g,角鲨烷2.5~3.5g,生育酚1.5~2.5g,甘油7.5~8.5g,海藻糖2.5~3.5g,烟酰胺1.0~2.0g,二丙二醇3.5g~4.5g,1,2-己二醇0.5g,鲸蜡硬脂醇2.5~3.5g,N-乙酰葡萄糖胺0.4~0.8g,辛酸/癸酸甘油三酸酯10g,二型油溶神经酰胺2g,覆盆子精油1g,快乐鼠尾草精油0.5g,余量为去离子水。
本发明是以覆盆子提取物、白芨提取物、葡萄籽油为主要的美白活性成分。马齿苋提取物、洋甘菊提取物为主要的舒缓成分,降低烟酰胺传统美白成分的刺激。
覆盆子提取物富含多酚类成分,尤其是鞣花酸含量很高,可达到美白作用;白芨提取物富含白芨素,白芨素可以降低AGEs的累积量,使胶原蛋白交联下降,防止AGEs诱导NF-κB和VEGF通路,具有美白的效果;马齿苋提取物富含多酚混合物,是一种人体内不能合成的新型高效天然抗氧化剂物质,清除人体美白的自由基,还能超强蛋白酶的活性;洋甘菊提取物富含洋甘菊葡聚糖可使皮肤组织里的细胞向特定部位聚集,提高免疫细胞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免疫反应,还可以降低紫外线对皮肤细胞降低的伤害,有助于保护皮肤。
N-乙酰葡萄糖胺对皮肤无任何刺激性,可以改善皮肤粗糙角质化,有促进皮肤保湿成分玻尿酸生成的作用而起到保湿作用,增加皮肤水分和弹性。配方中加入了N-乙酰葡萄糖胺、甘油、海藻糖作为有效的保湿剂。配方中加入了精选植物来源的油脂,葡萄籽油,角鲨烷与皮肤油脂结构类似,能增强保湿效果。
以1,2-己二醇作为防腐剂,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淳安县汉广中药材初加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理工大学;淳安县汉广中药材初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086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