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端口防护组件的电磁辐射效应等效替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83480.0 | 申请日: | 202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6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彪;熊瑛;李小健;王天楠;赵洋;赵骥;张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纬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101 | 代理人: | 袁瑞霞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端口 防护 组件 电磁辐射 效应 等效 替代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源端口防护组件的电磁辐射效应等效替代方法,能够实现电源端口集成防护组件在强电磁下的电磁防护效果评估。本发明通过对电源线进行低场强辐射试验得到耦合模块上检测端口的耦合电压,然后在信号耦合模块进行信号注入试验,当信号耦合模块检测端口注入试验和低场强辐射试验的检测信号相同时,就得到了电源线低场强辐射试验的等效注入信号,当在超高场强辐射下进行电源线耦合电压的等效注入测试时,电场辐射强度增加的倍数就是等效注入信号强度增加的倍数,从而得到电源端口集成防护组件在强电磁下的电磁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环境效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端口防护组件的电磁辐射效应等效替代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所处空间的电磁环境变得异常复杂,这就要求电子设备不仅要具有抵抗系统内部电磁干扰的能力,还要具有抵抗系统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而外部电磁干扰是以端口为代表的“前门”通道进入到设备内部,造成设备性能下降、功能失效、设备损毁等严重效果。因此,外部电磁干扰是设备必须要解决的一种重要问题。
电源端口是外部电磁干扰进入到设备内部的一个主要传播通道,通过在设备的电源端口上增加电磁防护组件,可以阻断电源端口的电磁干扰耦合路径,保障设备的正常工作。为了验证电源端口电磁防护组件的超高场强电磁干扰防护效果,需要在超高场强下对电源端口电磁防护组件进行测试试验。由于超高场强下电源端口电磁防护组件防护效果试验成本较高,低频段对外界的辐射污染较严重,同时受高功率放大器放大倍数的技术瓶颈限制等原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源端口防护组件的电磁辐射效应等效替代方法,能够实现电源端口集成防护组件在强电磁下的电磁防护效果评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源端口防护组件电磁辐射效应等效替代的方法,通过对电源线进行低场强辐射试验得到耦合模块上检测端口的耦合电压,然后在信号耦合模块进行信号注入试验,当信号耦合模块检测端口注入试验和低场强辐射试验的检测信号相同时,就得到了电源线低场强辐射试验的等效注入信号,当在超高场强辐射下进行电源线耦合电压的等效注入测试时,电场辐射强度增加的倍数就是等效注入信号强度增加的倍数,从而得到电源端口集成防护组件在强电磁下的电磁防护效果。
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打开信号源1和功率放大器,调整信号源的输出功率,用场强计监测微波暗室内的电场强度,并用微波暗室外电脑实时监测场强计上的示值,当场强计上示值为E1时,对电源线进行低场强辐射试验,用示波器监视信号耦合模块上检测端口上的耦合电压U1;
第二步,关闭信号源1和功率放大器,根据示波器上的电压波形,选择注入信号参数,在信号耦合模块注入端口对受试设备进行信号注入试验,用示波器观察信号耦合模块上检测端口的注入电压U2,调整注入信号的输入电压,当U1=U2时,记录信号源注入的输出电压值Ue1,即为电源线低场强辐射试验的等效注入电压值;
第三步,如果测试超高场强E2辐射下电源端口集成防护的防护效果,辐射强度增大k=E2/E1倍,电磁辐射效应等效的注入信号Ue2也增大k倍,即Ue2=kUe1;
第四步,在不改变试验系统状态下,通过信号耦合模块注入端口对受试设备注入信号为Ue2的信号,从而实现电源端口集成防护组件的电磁效应的等效替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34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